新浪财经

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刻不容缓(07-11-1)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15:40 审计署网站

  村级集体财务一直是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干群矛盾的焦点,由于村级财务问题引起农民上访甚至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最近,因某村的财务不公开,占地补偿金发放不到位,而引发了村民集体上访问题。笔者所在审计局对该村近4年的财务收支、占地补偿金发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剖析,从中发现该村财务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为:一是“镇管村用”制度执行存在偏差;二是会计账册混乱不清,财务收支不公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村的单项收入不入账,占地补偿多余的公共土地补偿部分记录不清;四是收取的农民一事一议款不为村民办实事;五是村民小组长收取的欠税费户的税费款不缴入村财务管理,坐收坐支。一、存在问题的原因1、农村税费改革后,推行了村账镇管为主体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求镇农经管理机构对村级集体资金(包括农业税、上级用于村级建设事业的专项拨款、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入、集体土地的租赁收入、收取的一事一议、拨回水费以及征收各项税费的返还款、借贷往来等),属于集体的收入,应纳入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合审计监督的范畴,但在具体执行中,没有按要求全部纳入村财务管理,这样就形成了村级财务核算混乱,现金管理无序,会计账目不清。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镇经管部门财务人员及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主要表现在:账簿设置不规范,“糊涂账”、“流水账”、“包包账”较多,会计核算较乱;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帐、签字手续不齐全,会计只听村领导一句话,不见现金、不见票据就入账,数年无会计报表;不向村民公开村级账务,民主理财只是一句空话,领导说了算。3、管理制度设置不严,财务监督不力。由于管理松懈,管理者自身不正,村干部将出租的集体土地收入、出售的村小学房屋、树木收入、村民小组长收取欠税费户的税费款不上缴村财务,收取的村民一事一议款不为村民办实事,自行开支,造成村民反映强烈,集体上访。二、几点建议1、加强账务管理,规范监督程序。首先严格执行国家及主管部门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措施,并不断加以修改与完善;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检查,开展村级财务之间会计业务评比,以及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的展评工作,注重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会计业务水平,规范会计业务工作。2、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税费改革后,乡镇不再设立专门的农经部门,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实际上由财政所、农经服务中心来分担,具体由乡镇分管财贸工作的领导负责统一协调。在这种管理责任不明确的体制下,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围绕明确职责分工来进行。一是要明确由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和报账事宜的程序上、形式上审查;二是明确镇审计所、财政所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负责对村级财务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实质性的审查;三是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制度、审计监督制度、问责制度,明确分工,各负其责。3、增加村级财务的透明度,使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落到实处。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公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实行财务公开,进行民主理财,只有增加村级财务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才对党对人民负责。村级财务公开要制度化、公开的地点必须是群众较为集中、位置显眼、群众容易看到的地方。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问题耐心解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镇纪检、监察、审计所要认真对待,严格查处,并向群众反馈查处的结果,给群众一个明白和满意的结果。4、增强管理者的法制观念,带头执行财务制度。检查中反映出的部分村级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把村级资金视为自己的钱包,随意乱支、乱报,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等问题,镇村领导要认真对待,采取措施逐步解决。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财经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自身清白,才能管理集体资金,让有限的村级资金,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作者:江苏省丰县审计局 郭文芳)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

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