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瓶颈难破 “油荒”重现中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10:34 南方周末
国际上油价一高,国内就无油可供。“油荒”为何一再出现?除了两大国有石油巨头垄断的病根之外,能源价格改革也因国内CPI走高的压力而踯躅难行,于是,没有企业愿意亏本卖油,享受补贴的两大国有垄断巨头不愿意,那些未享受任何补贴的民营加油站更不愿意。 “油荒”现象近日开始在中国南部地区快速蔓延 Phototex/图 近日,在广州部分加油站前再度出现了车队长龙,似乎2005年那场大面积的“油荒”又回来了。两年前,始发于珠三角地区的供油紧张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广州市公安局还前所未有地制定了应急预案,派出大批警力到加油站维持秩序。 今年10月29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大幅收高,上扬至每桶93.美元以上的新纪录。原因可以归结为墨西哥原油产出遭天气影响、美元疲弱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 国际高油价直接导致中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油荒。在广州的不少加油站,各种车辆开始聚集。据广州天府路新力加油站的一位姜姓经理估计,每天大概有500辆车辆在此等待供应柴油,这些车辆都是因在附近找不到油才在这里排队的。 据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10月29日的市场报告显示:北京、石家庄、太原、日照、南京、杭州、南昌、长沙、云南、西安等地的柴油市场持续紧张,中石化、中石油全面停批保零。而部分地区的90#汽油也出现短缺。 此时,中国股民正热烈期盼着“亚洲最赚钱公司”——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这家国有垄断大型石油公司的A股首发募集资金额将达到668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 昂贵的柴油 自上周以来,受国际高油价的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一路攀升,每天都有一二十个城市上调批发价,柴油价格涨势更是惊人,其中郑州0号柴油批发价上周每吨上涨了330-400元,达到了每吨6370元,创全国之最。 据中国加油站网统计显示,10月26日,共有16个城市提高了成品油批发价,其中都涉及到了柴油。 柴油的紧缺与季节性的需求量增大有关,虽然秋收季节已过,但是沿海地区的禁渔期结束,渔船纷纷出海打鱼,此外,工程机电的开工量也加大,使得柴油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另外加上南方部分地区少雨,水路运输受限,货物运输更多集中到陆路,造成对柴油的需求量加大。”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但与此同时,柴油的供应量并没有随之提高,反而缩减。国际油价一路上升,而由发改委负责调控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则一直按兵不动,使得国内炼油企业面临高成本、高风险的压力,严重影响炼油厂的生产积极性,众多地方炼油厂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进入10月份以来,地方炼油厂成品油出厂量仅占其正常生产能力的30%。 10月23日,华东、华南、华北等地区成品油批发价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各大炼油厂上调批发价每吨100元-300元不等,但成品油零售维持价格不动。这虽然部分缓解了炼油厂的压力,但是却把压力转嫁给下游的加油站。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说,国务院相关部门再次表示,年底前不再出台任何价格上调政策。中国上一次调高成品油价格,是在一年半以前。 在此前的8月16日,针对国际油价高企的状况,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做好成品油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管理的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努力增加原油加工量,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所有成品油经营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不得囤积惜售。也只字未提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 上游价格上涨,而下游价格被政府控制不变,再次不可避免地出现“批零倒挂”现象,导致加油站成品油卖得越多,亏损越大。 在两大石油公司垄断下求生存的民营油企更是雪上加霜,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南部地区已有两千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均有几百家,上海也有几十家。 据资料显示,国内现有663家民营石油批发企业中,有200多家已经倒闭。在上海,42家民营石油批发企业中,一半以上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关门。 而石油行业资深人士、异构石油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薇认为,此次部分地区供油紧张与2005年的油荒原因并无区别。解决供油紧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成品油的零售价格,让企业有利可图。“但是在当前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个怪圈。”陈薇说。 左右为难 陈薇所说的怪圈是指在国际油价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双高背景下的两难。 国家统计局10月2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6.2%。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十七大记者招待会上说,是否提高成品油价格,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原油本身的价格;第二,整个供求的状况;第三,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第四,社会的承受能力。 “社会承受能力是政府可能要考虑的重中之重。”中国加油网主编李昱说。 若果真如此,政府的决策部门将陷入两难,成品油作为基础生产资料,一旦按照国际油价调整国内油价,中国CPI数字无疑将进一步上升;如果不调,悬殊的价差将导致国内的石油公司更倾向于将石油输往国际市场,而对于涨价的预期更可能引发囤积。 海关的数据似乎也能证实这样的判断,今年上半年中国成品油出口数量同比增加27.6%,进口成品油则比去年同期下降1%。这意味着国内石油公司更愿意将成品油出口而不是内销,因为那能带来更大的利润。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2005年,当年前6个月,中国成品油出口同比大幅增长48.6%,而同期成品油进口却从上一年同期增长34.1%,转变为下降21.1%, 但陈薇和韩晓平都认为,未来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如果不调价格,虽然能短期抑制CPI的上涨,但是对于石油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陈薇说,“现在除了两大占有垄断地位的石油公司,行业里的企业都已经深受现有石油价格体制的损害。” 中国的决策层并非不想改变现有的石油定价机制。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表示,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新机制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平均值,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 但实际上这个机制并没有发挥作用。国际油价开始一路狂飙,国内成品油价格却没能按照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跟进。事实上,如果实行此机制,势必带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最后将反映到已经过高的CPI上。 和2005年一样,此次油荒一出现,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垄断性国有企业就立即被舆论诟病,特别是其在旺季允许旗下炼油企业停产检修。早在今年7月,国际油价冲高至78美元时,两大能源巨头均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涨价申请,但国家发改委没有批准。 陈薇认为,两家国有垄断石油巨头虽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政府对于石油行业的措施仍然有失公平。“比如补贴,应该是对全行业的补贴,而不是仅仅针对这个行业的一两家公司。”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