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道关山待跨越:控制贫富分化和降低能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11:10 南方日报

  “GDP人均翻两番”提出未来十年共富新命题  

  两道关山待跨越:控制贫富分化和降低能耗  

  专家解读十七大经济话题

  -开篇的话

  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到生态文明,报告始终充满着人文关怀,贯穿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理解十七大报告,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的视角。

  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亮点、新思路,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决定着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根本走向。从总量过渡到人均GDP翻两番,目标虽然不难实现,但数字背后有什么样的关山要跨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带来就业结构的何种改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重,会否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进而削弱中国制造的

竞争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股市、楼市价格高涨、日趋火爆的背景下,“钱生钱”有什么样的新空间?

  十七大虽然闭幕了,但对民生的关注却一浪高过一浪。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围绕着百姓关注的这些热点话题,对十七大报告从经济的视野加以解读,希望能够对我们继续审视老的经济话题带来全新的角度和理解。 

  在五年前召开的十六大上,中央曾明确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而在刚刚落幕的十七大上,中央报告又指出,将上述提法修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显而易见的是,两次提法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在GDP增长的目标取向上,将“总值”换成了“人均”。对于这番看似文字上的简单调整,接受本报记者访问的专家们却都认为其中“大有文章”。

  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

  张卓元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他曾连续参与了几届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工作,还是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经济组的成员之一。

  对于这个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调整的意义,张卓元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即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富”。他说,一方面,实现这个共富的新目标显得“触手可及”;但另一方面,如何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个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好几道需要逾越的关山。

  “表面上看,实现目标不是难事,但是我们尤其需要充分理解放在这个目标前的两个定语——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张卓元认为,在新的发展目标前附加上这样的条件,实则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标准。

  “从增量上看,人口在增长;从存量上看,现有人口的收入要实现翻番。因而,总量的盘子理应会超过既定的目标。”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看来,“人均”概念的使用,意味着未来要实现的GDP总量更大,而在资源环境制约、贫富差距业已拉大的境况下,如何做足存量、做优增量,都是巨大的挑战。

  “新的目标比原来更高了,比‘十一五’规划更进了一步,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庄健告诉记者,在2005年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曾发表题为《加强全球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讲话,他当时提出中国将在15年内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3000美元左右。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结合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会进入矛盾凸显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因此,如何切实实现人均GDP在未来的十余年时间里翻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累计,与之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的化解工作也需要同步跟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也坦陈,特别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的时期,既是经济快速增长期,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时期。因此,对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需要防范风险,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贫富分化和能耗过大是两道关山

  在高辉清看来,将GDP总量翻番的目标调整为人均GDP翻番,其另一个现实意义在于“淡化了总量概念”。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更为明晰地反映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即从排序靠后的人均水平上看,我国依然处于发展进程中;二是,在改变了GDP总量目标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身上肩负的“压力”相对减轻,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将更多的力量用于缩小贫困差距、降低能耗、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

  张卓元也提出,在经过近29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距离当代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标准尚有很大距离,而在GDP总量不断提高的幻影下这个差距是不容易看清楚的。

  综合专家们的观点看,在实现人均GDP翻两番这场承前启后的攻坚战中,至少需要逾越两道关山:一是,如何切实控制、缩小业已出现的贫富分化的势头;二是,如何在实现人均收入倍增的同时,降低业已高居不下的能耗需求。

  张卓元认为,“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是一个建立在既要做大经济增量、又要在存量分配上加大公平力度的制度设计。因此,在未来的十余年里,需要在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二元体制等方面改善现有人群的贫富差距以及可能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的制度因素;同时,在与未来新增人群的收入来源、社会地位相关的政策设计上,更要注重公平性、合理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则指出,在实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这一目标过程中,需要特别理顺一组关系:鼓励竞争提高效率面临的重要命题是如何处理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如果片面鼓励竞争势必扩大差距,特别是扩大事实上的差距,差距过大,不仅有损公平目标,也会从根本上损害效率。

  对于能耗,刘伟显得并不乐观。他认为,就经济条件而言,要把目前这种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重要的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我国目前GDP占全球比重5.5%左右却消耗了世界年消耗量的8%、10%、19%、20%、37%左右的石油、电力、铜、铝、钢。“若人均GDP水平成倍增长至翻两番,那么,别的不说,仅资源条件就无法支持。”

  “我国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多考虑环境、资源的因素,增长速度应该适当放慢,能耗应该降下来。”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的蔡志洲研究员进而认为,今后我国应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科技、新材料,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另外,还要有更高素质的劳动力,这就需要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关

  “触手可及”的共富新目标  

  高辉清认为,从今年到2020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5.4%,我国就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上述目标。

  李晓超在上周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算了这么一笔账: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由7858元上升到16084元;如果按可比价格来计算,2006年的人均GDP就已相当于2000年的1.69倍。

  “按人均GDP翻两番的要求计算,到2006年已经实现了42.3%。也就是说,我国用6年时间完成了20年时间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的四成多。”因此,李晓超显得信心十足,他说,“如期实现人均GDP翻番的这一目标,没有太大的困难”。

  “中国人口较多,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可以表明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庄健在受访时分析说,“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GDP提高,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策划:姜玉龙 郑春峰  

  撰稿 本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实习生 齐有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