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加大各方投入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 03:09 金融时报

  记者 周剑初

  民生问题是全国百姓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在国际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福利国家福利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得社会化的福利模式被许多国家选择,我国也不例外。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专门对我国这一制度进行了解读。

  福利事业形势严峻潜力巨大

  我国从1959年后才开始真正建设社会福利机构。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现在福利机构总数达到39500多个。总体来说,国家的福利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与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有很大距离。主要原因一是政策不够到位,二是我们国家对福利的潜在需求巨大。我国老年人有1.44亿人,且每年在递增,现在又面临家庭小型化,未来社会化养老需求很大。如果这些转变为现实需求,就会有效拉动社会办福利机构的热情和投资的增长。

  目前,我国社会福利机构的大体状况是:第一种是国家主办的,是所谓的国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第二种是集体兴办的;第三种是社会力量兴办的,主要由社会力量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就是所谓民办的社会福利机构。

  正视社会福利性与营利性间的矛盾

  在解决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的时候,有两种方式可以供社会力量选择。如果要走社会福利的路子,应该不以盈利为目的,政府已提供在规划、建设、用地、用水、用电和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因为享有优惠政策,就应该为对象提供公益性的、福利性的服务。同时,他们也可以接受社会捐赠,所得的收入应该用于事业的发展。第二个方面,如果追求利益最大化,把这个作为产业来做也是可以的,那么就要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作为企业依照市场的法则和经营模式进行运作,依法纳税,而且不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对于接受捐赠的福利机构要加强监督,保证他们最终接受的捐款都用到了对福利机构正常的用途上。一是严格审批,二是对福利机构进行科学的规划,三是规范设计,四是加强规范性管理,五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六是把管理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目前,民政部正在调研论证《养老机构管理条例》。

  解决投入不足问题

  我国现在的福利设施,仅老年人一项,到目前为止才有170多万张床位。也就是说,现在是每1000老年人才11张左右床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像巴西、智利这样的国家他们都达到20%—30%的水平,所以说福利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国家对社会福利设施的投入,在中央这个层面没有专门的科目安排,但是国家给了一个政策就是发行

福利彩票。随着今后公共财政的建立、财政支付结构的调整,这方面的投入也会增加。“
十一五
”期间
国家发改委
就安排儿童福利5个亿,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安排了5个亿,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安排6亿,同时还在论证减灾安居和爱心护理工程的建设,相信这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多。

  随着家庭小型化,对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方面,这些年一方面是加大了对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拿6亿元,民政部拿1.3亿元,用来资助和带动地方的投入,进一步发展社区为老服务事业。

  推进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对我国未来的福利事业,可以概括为“一个转变,三个结合”。一个转变就是推进我国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来加快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三个结合第一是居家、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补充。第二个结合就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走社会化的路子,这是发展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必由之路。第三个结合就是走法治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相结合的路子,关于社会福利的三种对象我们有老年人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