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坚持“三化”管理 谋求“三创”实效(07-10-29)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17:19 审计署网站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述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出和明确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服务水平,推动审计事业和谐发展。

  一、坚持项目化管理,创工作特色

  把项目化管理作为推进工作的总抓手,对各项工作按照“重要项目、一般项目、备案项目”的分类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加大对项目的跟踪检查力度,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围绕事关民生民意的重点、热点问题,加大专项资金和领导交办项目审计力度,创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特色。着眼于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积极转化审计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着力抓好农村新五件实事、社保资金等审计,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加强财经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加强财政预决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公共工程审计,创服务科学发展特色。深化财政预决算执行审计,加大部门预决算执行审计力度;按照 “逢离必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任中审计”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干部廉政建设水平;围绕 “政府重点公共工程审计监督全覆盖,重大工程项目全程跟踪和审计环节的全方位把关”目标,大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围绕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大推进力度,创服务经济建设特色。招商引资继续采取“专兼结合、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加压鼓劲,力求在大项目上有所突破;继续开展“三主动、三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标杆化管理,创最佳成效

  一是确立赶超目标。按照标杆化管理要求,立足本地。

审计工作实际,确立工作赶超目标,比学赶超,排难奋进, 进一步激发审计人员的进取意识和荣誉意识,激励大家向高的比、与强的赛,在全局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和进位争先激励机制,引导审计人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机关内部形成“人人比作为、个个创佳绩”的工作氛围。三是落实创优责任。成立标杆化管理工作办公室,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局各部门负责人争先创优责任, 对争先创优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每月一交流,每月一公布,每季一总结,全面提高工作成效。

  三、坚持人性化管理,创和谐环境

  一是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设施,建好审计系统内部局域网,完善规章制度,使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机关运转规范有序;推行审务公开,规范审计文明用语,塑造文明形象;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团结进取、和谐相处的局面。二是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确立“人本”理念,完善民意沟通机制,悉心关爱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时刻将审计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系列实践活动,实施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训练,进一步培育干部职工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行为和文明风尚。三是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坚持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相结合,建立起与被审计单位的一种经常性的沟通机制,发挥好“审、帮、促”作用,构建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新型和谐关系;大力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严格执行局出台的“九制八不准”廉政规定和廉政纪律,着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审计机关。(作者:滨海县审计局蒋开连)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