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什么是当前调控的重要取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20:52 华夏时报

  本报评论员 商 灏

  上月CPI回落与经济增速稳健放缓,使三季度宏观经济呈现令人乐观的态势。

  来自权威机构的分析说,秋粮有望丰收,未来数月粮价有望趋稳。据此判断,如果粮食销售体系运行平稳,而农产品价格转嫁到其它产品的价格的影响又有限,那么CPI上涨风险或将因此减轻。

  但当前粮食肉类价格走势,以及能源、资源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依然引人关注。不过近日已有多位官员为通胀预期降温,政策面似亦觉无提前预警之必要。

  官员的信心还来自于先前出台的行政措施有针对性地控制了一些商品价格上涨,对原先计划涨价企业也具有一定警示作用。

  另外,美国消费开始下降的趋势将使中国出口增速受到影响,非食品CPI价格可能受到一定的压力,这将对整体CPI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减弱通胀压力。

  由于全年增速仍可能达到4%,而实际负利率之下的流动性过剩仍被视为通胀压力之源,因此对“年内再加息一次”的预期恐难减少。

  不过官方认为在实体经济中多数产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下,日趋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所冲击的其实可能主要还不是CPI,而是资产价格,并导致了房地产与

股票价格的明显上升,加剧了投资需求的膨胀。

  在A股市场,沪指刚上6000点,就经连续几日调整一度跌破5600点关口,恐高情绪再次弥漫。央行日前已在其季度报告里表示要“适当加强调控力度”。市场亦普遍坚持认为进一步的货币紧缩政策即将来临。而新的政策可能包括:暂缓批准新共同基金的上市,推行个人投资港股的方案,公布受瞩目的操纵和内幕交易案例,以及切实执行经纪账户实名开户制度。

  房地产市场方面,管理层正在动用金融和税收两方面的政策来抑制投机和价格上涨。

  人们还看到,未来经济增长的进一步高涨正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流动性过剩问题继续发展;“三过”问题依然突出;地方政府的内在投资冲动仍十分强烈;政府换届效应;对奥运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等。

  在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政府目前的“双稳健政策”正向“稳中适度从紧”方向调整,并可能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特别针对实体经济偏热与虚拟经济偏热的相互强化,以避免形成全面过热风险。

  因此,宏观调控的目标,首先会是抑制投资增长,这已被看成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关键。

  继续小幅升息和发行中长期公共债券的措施,其目标可能正是为了抑制房地产和工业的投资;而完善信贷结构性调整政策,将加大对房地产及相关高耗能产业的信贷收缩力度,与此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或将有所增加。

  其次,价格调控的重点必定是

房价,同时还会加强物价监管和调节。官方已经认定,今年二季度以来的价格大幅回升是结构性的,并不会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增长稳定和金融稳定的价格因素主要是房价的长期过快增长,而不是物价。

  管理层似乎坚信,对股市过热的调控相对容易,将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并配合以合适的金融调控政策,股市应会保持稳健增长。

  然而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等价格的大幅上涨毕竟对城乡低收入居民形成较大的支出压力。所以,建立对困难群体补贴的长效机制的政策将更受重视也将更具体更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相应的利率和汇率政策调整。流动性过剩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除了基准利率的稳定和利率水平的合理变化应由央行主管,其他利率理应逐步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而逐步缩小存贷款利率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将有效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同时,也会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

  而打破目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弱

人民币升值固化的预期将是金融政策的最迫切任务。

  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这个当务之急必须受到空前的关注。全球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未开发的农村,发展巨大的农村市场将是保持中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此外还需要为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毫无疑问,中国宏观经济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调控目标是消除通胀、过热增长和贫富差距过大三大压力,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而适时出台能够针对重点问题,明智应对,有效调控的政策,以顺应蓬勃发展的大势,当是十七大之后,人心所盼,市场所盼。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