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往复兴的中国道路之新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09: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一琨

  10月22日中午,北京最时尚的商业中心之一——世贸天阶,悬空大屏幕播放的节目引得路人驻足。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正在中外记者和亿万观众面前首次亮相——一个国家的新时刻由此开始。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此展开了一场近30年的转型和改革历程。这场转型伴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实现了众多后进国家的赶超梦想;这场改革,造就了民众财富的快速创造与累积,温饱已经是历史话题,新阶层结构正应运而生。

  现在,火炬已经交到执政党的新一代领导人手中。

  然而,正如执政党的领导者所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过去来看,这场改革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从现实来看,转型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

  而在此次党代会上,我们读出了执政党的决心,那就是改革和转型已到中流击楫的阶段,停顿与倒退没有出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则是执政党在这一新起点上的基本纲领。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紧紧地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同样引人瞩目的是,新鲜血液正在不断加入执政党的行列。30名从各地精选出来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代表,出现在党代表名单中,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也进一步年轻化。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新常委中“习近平、李克强是两位比较年轻的同志,他们分别为54岁和52岁”。

  这是执政党干部制度改革的结果——在这场广泛而意义深远的政治精英的大转换中,人们发现,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已经走上了现代化领导者的岗位。他们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接受新知,社会学科的知识结构让他们既有人文的坚实底座,又对社会问题有着有机的、全面的认识,以及科学的方法论。

  但更重要的是,这场现代化,是这个国家的课题,是这个民族的梦想,是这个执政党的新使命,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所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