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朱之鑫表示:物价长期大涨可能性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 13:03 上海青年报

  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

  十七大新闻中心18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朱之鑫说,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苗头,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现在尚不能得出中国经济过热的结论。据新华社电

  CPI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水平、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时,朱之鑫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和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概念。CPI的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这一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受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今年1-9月份上涨了4.1%,比前8个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但其中3.5个百分点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引起的。此外,9月份的CPI同比上升了6.2%,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价格总水平仍将可能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但从长期看,整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从国内来看,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工业消费品都是供大于求的,粮食已经是三年丰收,今年的夏粮和早稻又获丰收,秋粮也能获得较好收成,当前粮食库存充裕,预计粮价会趋于稳定,这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一个基础条件。从国际上来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各主要国家也都面临着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推动消费价格上涨的情况。随着粮价提高、生产的发展,世界上一些主要玉米、大豆出口国的播种面积都在增加,这样粮食产量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中国有句古话叫“粮价涨,百价涨”,只要稳定住了粮价,整个价格就可以稳定住。目前要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靠发展改革调节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在回答关于收入差距的问题时,朱之鑫说,当前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是个事实。但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着。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完善等。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某一个历史阶段,往往会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差距,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第一靠发展,落实

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
蛋糕
做大、做好、分好。第二靠改革,深化包括收入分配制度在内的诸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要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第三靠调节,就是要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我国经济目前没有全面过热

  在回答记者关于

中国经济当前是否已出现过热现象的问题时,朱之鑫说,今年以来的形势总体是好的,连续几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还在积累,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在看到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时,我认为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原因如下:第一,经济的过热和过冷描述的实际上是总量关系失衡的状况。当前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关系没有改变。第二,作为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全面的、持续的、大幅度的价格上涨。第三,作为总量关系的一个反映,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也明显改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