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的定位 丰富的内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 06:36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其中,“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短短一句话,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意义极其深远,为我们提供了下一步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崭新思路。 实际上,前期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出台的调整利息税和调整出口退税、资源税以及发行特别国债等一系列“加减法”财税政策,对促进消费、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善经济增长模式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支持消费、扩大内需、鼓励和促进对外投资、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尤其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财税政策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过去的5年里,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外贸易额、外汇储备、财税收入、个人所得……年年攀新高;未来的5年,我国的宏观调控将走向深入,财政金融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事要做。 实践证明,人民银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窗口指导”,收紧金融体系流动性,使货币信贷总量基本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产生流动性的根源——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尚需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外贸外资政策、环保政策等的积极配合。特别是财政政策如能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支出、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手段时滞短、见效快的优势,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国家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指出了“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一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科学之路。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唱“独角戏”的局面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变,宏观调控的效果也必将更为显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在于坚持十七大报告强调的“以人为本”,抓住经济平稳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了,老百姓没了后顾之忧,“有钱花、敢花钱”的结果是储蓄率降低了,内需拉动了,国际收支平衡局面必将实现。 我们相信,未来5年,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将在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等相关政策“多角戏”的积极配合、综合作用下,得到根本转变。十七大报告对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的科学定位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的深化,必将为我国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