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07-10-1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17:44 审计署网站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近几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工程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政府公共工程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显得愈发重要,对这类项目进行效益审计评价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对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笔者就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谈几点认识。一、以科学发展观把握效益审计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公共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投资建设的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环保工程等社会公益性项目,绝大多数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非经营性项目,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项目的建设必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是对一个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审计评价,从更高的视觉角度对政府投融资机制、建设程序等方面进行效益分析,评价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体制和机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减少损失浪费,这是对政府审计履行职责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揭露问题、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二、有效把握效益审计重点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找准审计切入点,将改革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及项目建设效果、管理薄弱环节等方面作为效益审计重点。1、前期资料的审查前期资料的审查应把握科学性,一是检查立项决策的科学、正确性。审查项目立项决策的程序是否符合管理规定,论证工作是否充分,有无将可行性论证变为“可批性论证”和搞“三边”工程以及因决策失误或论证不充分造成项目无法正常运转、损失浪费和严重工程质量等问题。具体审查项目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深度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满足设计需要;项目决策、勘察、规划、设计各阶段的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有效,能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特别要重点分析设计变更是否合规。2、建设项目管理的审查审查建设项目管理应把握规范性,审查的重点环节和内容:一是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选择和材料采购供应环节,检查项目招投标是否按“公开、公正、公平”等原则进行,有无因“暗箱操作”、虚假招标、违法分包或层层转包谋取利益,虚假合同,垫资招标或压低造价等,造成损失浪费、质量隐患以及影响工期等问题;同时,将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与审计是否存在腐败行为结合起来,发现案件线索。二是工程施工和质量环节,检查是否审实施有效的查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建设监理制度,监理是否忠实履行职责,是否存在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质次价高等问题,工程建设是否按设计内容全部施工完成。3、建设资金使用的审查对公共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应把握经济性,审查重点:一是资金的来源、管理、使用和到位情况,分析建设资金的实际来源渠道、数额、到位时间是否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分析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有无存在资金滞留、挤占、挪用、截留等违规违纪问题。二是资金结算情况,将竣工决算审计应当作为投资效益审计的重点,审查工程造价和价款结算是否真实、合法,要重视资金拨付、结算中存在的异常现象。通过审查项目的工程总量,对照最初预算及项目实施中的变更情况,核准工程的实际造价和各种税费的计提是否正确,确定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三、客观评价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效益公共工程项目的投资效果、效益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评价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标准,包括有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程序要求等强制性的标准;另一类是用来衡量效益的计量标准和其他良好实务及规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强制性标准。经济效益评价应采用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四个财务指标,将项目建成后实际运营能力的技术指标,以预期目标、设计的技术指标和同类项目的平均先进指标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对于有些政府投资项目是以发挥公共服务作用为主,本身的经济效益体现不出来或者为零,对这类的项目效益评价则不能只用财务指标来衡量、评价,要重点对其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项目社会效果发挥的诸多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公共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应通过社会调查和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对社会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作者:青岛市

审计局 牟成岗逄萍杨杰)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