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孟复:和谐发展为民营经济指示发展新境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1:28 中华工商时报

  黄孟复:和谐发展为民营经济指示了新的发展境界

  本报记者 高初建 赵霞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和谐社会的贡献者。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发展的根本在社会

  在中共十七大召开之际,本报工商联视窗专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

  采访话题自然而然首先从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各项的大政方针开始。其中谈起有关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方针政策,黄孟复颇为感慨。

  黄孟复表示,这5年来,我们深切地感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正在落实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干部的行动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到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公民权利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这一切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被赋予崭新的内容。

  黄孟复说,正是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思想指导下,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04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把私人财产保护纳入到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去;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个体、私营等这些属于老百姓经济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鼓励和支持;今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物权法》,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保护各类财产、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人财产的最基本法律,它是维护市场经济基本秩序、推动市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法律,它的出台将为民营经济的“恒产”、从而为企业家经营的“恒心”奠定最重要的法律基础;同时国家还推出一系列关于就业与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据此对创业办个体或私营企业的群众提供各种方便和支持等。应该说,5年来,民营经济有了一个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也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构建共建与共享的

  劳动关系

  黄孟复说,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和谐社会的贡献者。全国每年新增GDP中,民营企业占75%左右,并吸纳了新增就业中的大多数。

  他认为,在成为社会就业主渠道的同时,民营企业应首先把和谐发展的关注点放在内部劳动关系方面。全国工商联和全国总工会连续4年合作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今年,全国工商联又把“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作为重点调研课题,这都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共建共享的和谐劳动关系。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探讨从制度上保障员工利益。但目前在民营企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员工收入偏低,增长慢,劳动工资协商难,参保率较低,特别是不少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这不仅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个问题有企业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原因。为此,各级政府和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寻求企业与员工利益结合点。协调劳动关系,要做到政府引导、企业配合,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民营企业还应当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创建企业品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使员工共同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黄孟复说,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也是实现各阶层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在,一方面我们具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争取到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环境,有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时机;另一方面,各种思潮的冲突,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也凸现出来。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共建共享中的积极作用,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我们指导思想和观念方面的问题,不要让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各种众口纷纭的议论扰乱我们的视听,迷失我们的方向。这是我们在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共建共享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积极主动投身公益事业

  社会公益事业是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社会各阶层思想、文化、道德、信仰以及传统等综合因素,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发展的根本在社会。一个人财富多了不一定就幸福,把事业做大,与更多的人实现共同富裕,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幸福。为此,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公益事业中。

  民营企业参与公益事业首先要从增强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出发。企业在参与公益事业时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情况、特点开展公益活动,不能盲目跟风模仿。

  其次,要注重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民营企业家可以把资金、企业、产品带到贫困地区,用投资开发的形式,用造血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而把社会责任与企业运作、市场运作结合起来。

  第三,民营企业参与公益事业要从政府的难点和社会热点入手。比如多做“市场不为,政府未及”的事情,支持社会福利事业,救助弱势群体,协助发展医疗事业等。这样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

  做和谐文化的

  倡导者和传播者

  对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关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黄孟复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由于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的落后,中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消耗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多的资源和

能源。这一问题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存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是对传统能源的改进,使之转化为清洁能源方面,还是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方面,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方面,都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商机。具有体制优势、机制优势、效率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化道路上一展身手。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下,从事新能源产业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完全可以相信,与民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一样,民营经济也将逐步成为中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来源和主力军。

  针对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黄孟复介绍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盈利状况普遍较好,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他认为,民营企业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要做一个和谐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中华民族向来提倡“和为贵”,我们的发展目标不是取得市场竞争“你死我活”的胜利,而是追求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和局面。中国商人还讲究“和气生财”,就是倡导多沟通,与人为善,要重视文化交流和沟通,弘扬勤劳、友善、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行为方式较易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合作方所接受,有利于在国际企业间建立平等、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新社会阶层是

  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之一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黄孟复认为,先富起来、先发展起来的新的社会阶层把生产要素集聚起来,创造更多财富,构成社会和谐的基础。与此同时,新的社会阶层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他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成为许多更广大地区的最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源。发展民营经济本身就是实现区域和谐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黄孟复指出,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还要通过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来对政府的

宏观调控和分配调节进行必要的和重要的补充。要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关怀困难群体和贫困地区,让他们和整个社会融合得更紧密一些。民营企业到“老、少、边、穷”以及中西部一些不发达地区,带去的不仅仅是资金、项目、市场,还带去了观念。把扶贫工作和方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结合在一起,把企业发展和不同地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争取共赢甚至多赢局面。这是企业家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

  据2005年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联合进行的私营企业调查显示,有63.6%的私营业主有过捐赠行为(受表彰的全国100名优秀建设者平均捐赠3670万元)。参与中国光彩事业活动的有近两万家民营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各项光彩公益事业捐赠总额超过100亿元,年均20亿元多。不仅如此,很多民营企业家还走出国门,开展各项灾后国际援助,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情怀。

  黄孟复最后表示,民营企业一定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