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曾荫权:进步发展观 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1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报道 本报记者 谭璐

  曾荫权说话的底气如同香港近年的各类经济指标,节节攀升。

  “这是我连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之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也是第三届特区政府未来五年的施政蓝图。”曾荫权说,“在动笔起草这份报告的时候,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该份施政报告的重点集中在民生政策方面,包括减税、推行12年免费教育、改善环境、推动基建创造就业等,让各阶层都能享受到经济繁荣的成果。

  数据显示,香港的经济已经重新回归上升的轨迹,过去十五个季度一直高速增长。2004年~2006年,经济年均增长7.7%,今年上半年增长6.3%。失业率则由2003年年中的8.6%回落到近期的4.2%。通胀近期虽然逐渐爬升,但整体而言表现温和。

  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

  曾荫权提出,要用“进步发展观”去实现三大目标: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平衡和多元的发展,以及发展必须能达至社会和谐,让不同阶层的市民分享到发展成果。

  在新鲜出炉的施政报告中,备受关注的是减税措施和十大基建项目。因为香港库房财政充裕,所以特区政府提出减税措施,薪俸税的标准税率将由目前的16%逐步减为15%,利得税率也由17.5%减为16.5%。

  在施政报告中,关于减税内容的标题就是“还富于民”。

  “在参与行政长官选举时,我向市民承诺,如果财政状况许可,任内会实行减税。”曾荫权说,2006至07年度的实际综合盈余较2007至08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的修订预算增加约三十五亿港元。现在经济复苏,为了使纳税人受惠,保持香港的竞争能力,所以决定调整税率。

  未来十年香港政府将在基建方面投资超过2000亿港元,预计可以创造25万个职位。多项大型基建工程可望在未来5年陆续上马,包括预期造价80亿元的地铁西港岛线;已获批拨款52亿元的添马舰政府总部,预料今年内开始招标;在东南九龙的新邮轮码头,预计发展成本为32亿元。

  而在大型跨境基建方面,香港政府首要推动的是总投资达600亿元人民币的港珠澳大桥,目前正按照港珠澳三方同意的“三地三检”原则,开展香港境内的口岸设施选址研究。此外,还有由西九龙伸延至广州石壁的广深港高速铁路项目,接驳香港国际机场和深圳机场的铁路,以及港深合作开发河套地区。

  曾荫权在记者会上强调,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能够为长远经济带来效益,估计上述项目完成、投入运作至成熟阶段,每年可为

香港经济创造超过1000亿港元的增加值,约等于200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7%。

  减少跨代贫穷

  虽然曾荫权表示,他坚信“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以及公共开支尽量维持在本地生产总值20%以下的原则。不过在某些政策层面,政府应扮演牵头角色,例如在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推动跨界基建及共建大都会等领域。而在减少贫富差距、提供社会福利政策方面,政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不同阶层在分享经济繁荣成果上存在着差距。资料显示,香港月入5000元以下的在职贫穷人士,由10年前的22万人,增至去年的近42万人,增幅87%。

  此前,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周永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贫困人群的增加,与香港经济转型有关。香港现在80%的GDP来自金融、运输和酒店等服务业,低收入劳工在制造业发展时期很容易找到工作,而在目前的资本致富时期,则很难增加个人财富。

  曾荫权说,“部分低收入家庭仍生活在压力之下,而通胀又有重新来临的迹象。长远有效处理贫穷问题的关键是减少跨代贫穷。而为低收入家庭的下一代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减少跨代贫穷的基础。”

  为此,特区政府打算推行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免除高中学费。同时落实小班教学,重点多投资源于教育上。而对于低技术工人,主要降低申请再培训课程的入学资格,使青少年等受惠。曾荫权也希望政府、民间、商界三方合作,推动社会企业及促进就业。新的施政报告就鼓励私人机构聘用弱势社群,以及便利他们竞投政府项目。

  “成立及营运社会企业并不局限于非牟利机构,商界肯定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民间已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企业计划,我们会邀请商界及非牟利团体一同开展这些计划,并且准备今年年底前召开社企高峰会。”曾荫权说。

  筹备“十二五”规划

  曾荫权多次强调香港要有效应对全球化,必须在国家发展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香港新方向就是持续、平衡、多元发展。过去香港以小岛心态自居,而国家崛起已经带来了新机遇,香港人需要改变心态。”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筹备工作,将于明年开始。曾荫权表示,将会加强与相关部委的联系,建立适当的工作机制,使特区能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尽早配合国家拟订“十二五”规划的工作。

  去年在国家“

十一五”规划中,首次纳入香港,明确提出要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特区配合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也可令我们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能够更充分掌握内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使我们一方面可以对国家发展作出更适时和更有效的贡献,另一方面则可以保持香港特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角色。”曾荫权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