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非公经济发展路径 民营经济GDP占比超6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6日 16:5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9月15日,65岁的纪世瀛参加了“中关村20岁,正年轻”的主题展览活动。

  这位被誉为“中关村第一村民”的传奇人物,1980年创办了北京首家民营科技企业。1992年,当上政协委员的纪世瀛,提出“民营经济将会成为主流经济”的说法,预测民营经济“10年后将占据半壁江山,15年后三分天下有其二”。

  正如纪世瀛预测的那样,而今非公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根据最新发展规划,继与国企、外企“三分天下”之后,广东省民营经济新目标已经明确:到2010年,将由目前的“三分天下”发展成“半壁江山”。

  与广东不同,重庆已提前实现上述目标。据统计,2006年重庆非公经济占全社会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1/2。在浙江,这个数字更是令人瞠目,非公经济占90%以上。

  从全国来看,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已成定局,占全国GDP超过60%。

  政治地位空前

  党的2217名十七大代表中,民营企业家代表非常普遍。其中,江苏省是十七大民营企业家代表最多的省份,代表包括被称为“钢铁教父”的江苏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和森达集团董事长朱相桂,这两人均是第二次当选。

  据了解,2002年中共十六大,沈文荣、朱相桂与远东集团蒋锡培、综艺集团昝圣达、重庆南方集团孙甚林、广东金潮集团刘思荣等7位民营企业家集体亮相,曾引起热烈议论。

  而今民营代表已从当初少数省份扩展到全国,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参政经验丰富,身上有许多政治光环。61岁的沈文荣曾任张家港市委副书记;57岁的朱相桂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的代表;50岁的梁稳根,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陈爱莲今年当选十七大代表。

  许多民营企业家在担任人大和政协职务的同时,更渴望直接向高层反映自己的心声。2003年初,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当选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首开民营企业家步入省级政协之先河;尹明善后来又出任重庆市工商联主席。就在当年,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出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一职。种种迹象表明,非公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政治地位也水涨船高。

  作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出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尹明善感慨万千地说:“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

  非公36条出台之路

  “小企业集合发债有望年内实现。”9月17日,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狄娜称,“非公经济36条”规定支持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发债进行融资,3年多来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准备。

  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毫不动摇的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早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起草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政策性问题。

  据记者了解,在《国务院2004年工作要点》中,上述文件被列为2004年下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牵头成立了促进非公经济重大政策专题研究小组,科技部、财政部等24个小组成员单位参与了文件的起草和修改。

  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因文件内容共36条,简称为“非公36条”。

  “非公36条”强调:“应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这是国内第一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如是评价。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还高票通过了对非公经济极为有利的宪法修正案。宪法第22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尹明善表示,作为企业主,财产是企业家经过艰苦奋斗积累起来的,通过修正宪法,明显加大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和力度。

  突破投资壁垒

  非公经济地位变化很重要的体现,是近年非公经济突破所有制界限,进入过去无法进入的领域。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

  此前有调查证实:非公经济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限进”情况,包括基础设施、新型服务和大型制造业等。

  但机遇很快到来,被认为是非公经济进入限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出现在2003年:均瑶集团收购宜昌三峡机场,控股东方航空武汉航空公司18%的股份。

  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从2002年开始大举参与国企改革,并购8家国有企后实现了中国南方第二大乳业集团的梦想,同时介入银行、证券等过去非公经济的“禁地”,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目前,除了仍由国家控制的一些命脉产业,众多的领域均已对非公经济开放,比如,电力、煤气、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通讯、教育、汽车等。

  与产业领域一样,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也获得重大突破。其中,民企通威集团尤为典型。

  据悉,通威集团对资本市场的向往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通威集团提出上市融资,但在当时上市审批制的条件下,最终只好望而却步。上市审批制改革为核准制后,通威集团于2000年重启上市计划,进行股份制改造,直至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

  而今,已不存在所有制限制的资本市场,相信会有众多民营企业进场融资。9月19日,尹明善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力帆集团今年很快将在A股市场整体上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