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商品市场供应充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保持着繁荣活跃的景象。
一、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供求结构趋于合理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市场的商品品种、数量增多,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几年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市场有效供给不断增加,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已得到确立,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方面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以手机、计算机为代表的IT商品,方便居民出行的汽车,用于改善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住房装饰商品、家用电器等商品大量增加,使市场商品供求结构趋于合理。
据商务部对600种商品市场供求排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全部商品的比重由2002年的12%提高到2006年的28.7%;而供过于求的商品由88.0%下降到71.3%,长时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已经消失。市场供求状况的根本改变,推动了我国商品市场格局由生产销售者占主导地位转向由消费者占主导地位。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4813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6410亿元,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2006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543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86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64.3%和48.4%,年均增速分别为13.2%和10.4%。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1.3%提高到2006年的30.2%,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2.5个百分点提高到4.1个百分点。与上年增幅相比,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2002年的7.7个百分点缩小到2006年的1.7个百分点,表明城市消费一头热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呈现出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
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对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率提高
近几年来,以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商品,也就是居民消费中扩张最快的一些新兴领域主要集中在:以移动通讯和信息为代表的通讯信息消费;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交通消费;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以教育、旅游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费。
2003-2006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23类主要商品零售额中,年均增速最快的是汽车类(52.3%)、通讯器材类(5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28.9%)、家电、音像器材类(18.3%)和金银珠宝类(17.4%)。2006年对零售额贡献率最高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石油及制品类(29.3%)、汽车类(22.9%)和食品饮料烟酒类(11.4%)。一些新型高科技产品、消费比重不大的升级消费品,已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如家电和音像器材、金银珠宝、通讯器材等对市场销售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2%、2.7%和1.9%。
四、市场调控能力增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市场调控能力大大增强。由于国内市场供求总体稳定,政府部门对突发事件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和消费者对市场短期波动的承受能力增强,使市场运行活跃而稳定。2002年以来,曾遭遇到“非典”、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的影响,以及粮食、油料等重要商品个别时期供不应求所造成的短期价格波动,由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这些事件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较长时期或较大程度的危害。
二是市场运行平稳,波幅减小。平稳是近年来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2003-2006年四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最高的2006年(13.7%),与最低的2003年(9.1%),增幅落差为4.6个百分点,月度之间的增长率仅在1个百分点之内上下波动,表明市场运行的稳定性趋好。
三是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过去几年,国家深化了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强化了居民的支出预期,但由于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了居民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经济承受力。消费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成熟和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各项改革带来的支出压力,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对商品的消费量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由2002年的3761元增加到2006年的5833元,增加2072元,年均增长11.6%。
五、流通各行业齐头并进,大中型企业领跑市场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由2002年的4092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64326亿元,年均增长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由5547亿元增加到10346亿元,年均增长16.9%。从增量上看,批发和零售业与零售总额同步增长,2006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8%,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1.5个百分点,成为市场商品销售的主体。
大中型企业商品销售增长仍居领先地位。在几年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它们充分发挥规模大、环境优、信誉好的优势,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首选消费场所,在竞争中领跑消费品市场。2006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09883亿元,占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9.3%提高到55.8%,在市场中仍居于领先地位。
六、餐饮消费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
近几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创新,居民外出就餐、亲友团聚的次数增加。加之社会上各种类型的公务、商务活动频繁,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直接拉动了餐饮市场的商品销售。餐饮业零售额一路走高,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格局,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销售局面,在零售总额中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6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4%,对市场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11.5%提高到2006年的13.5%,提高2个百分点。
七、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并深化了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了市场建设步伐。
一是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业态共同发展。几年来,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各种业态遍地开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均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专卖店和专业店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大卖场已成为国内零售市场的主力业态。作为现代流通手段之一的连锁经营成为商业企业采用的主要经营组织方式,连锁商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提高到14.5%。营销手段的多样化,零售业态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快捷。
二是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得到不断完善。为了改变广大农村消费者长期以来购物难的问题,商务部在2005年开始了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试点工作,2006年又启动了重点建设100家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100家大型产品流通企业的“双百工程”。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不断得到完善,并进入全面加速发展阶段。据统计,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已累计建设连锁化的农家店12万个,使1.4亿农民受益,扩大农村消费400亿元左右。
三是市场建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和价格信息发源地,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3876个,比2002年增加618个。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743个,比2002年增加486个,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提高到2006年的75.5%。
国内消费品市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诸多有利因素。首先,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优化消费环境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释放消费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内市场的加速发展给予了政策的推动。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购买力得到明显提高,对消费的拉动力增强。四是充足的商品供应保证了居民多样性的需求,商品价格的稳定与质量的提高,为消费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