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物价水平:短期结构主导整体趋势向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连平

  不排除年内CPI再创新高的可能。但即便如此,也是强弩之末,年末CPI增速可能逐步放缓。目前出现的物价上涨状态还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形成了通胀

  2007年以来,CPI一改前两年的平稳运行格局,出现快速上涨,6、7、8月份同比分别上涨4.4%、5.6%和6.5%,出现了逐月攀升的势头并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新高。

  物价上涨的整体性趋势

  笔者认为,CPI短期快速上涨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导致,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2007年8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与猪肉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攀升的主要动力。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典型的货币现象,对此凯恩斯主义学派也基本认同。目前我国流动性充裕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投放增多。据统计,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7.3%,增幅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尽管央行采取了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等对冲措施,但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仍然很大,表现为银行存款居高不下,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货币乘数偏大,从而形成潜在的通胀压力。

  从近10年的货币政策看,1997~2001年由于我国经济出现了通缩,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了货币投放力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01年以来,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2005年

人民币升值后,伴随着持续的外贸顺差,大量资金流入我国,央行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尽管近年来做了大规模回收,但依然难以从根本上抑制住流动性过剩。在全球物价普遍上涨尤其是油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CPI继续上涨的压力不容忽视。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

  从需求上看,投资的财富效应积累和扩大引发了居民对住房、食品以及生活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导致食品、居住、个人生活用品价格上升,从而拉动了CPI上涨。从历年消费增长的规律看,二季度一般是我国的消费淡季,今年则不同,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9%,进入二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4、5、6月份增速分别提升至15.5%、15.9%和16%。

  近期一些大城市

房价尤其是市中心高档地段房价上涨较快也是明证。从成本上看,去年以来企业利润大增促使雇主和职工收入增长加快,提高了人工成本。近期不少城市工资上涨的压力明显加大。另一方面,原材料和燃料价格上涨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提高也加大了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成本。总之,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节能减排等生产成本的上涨是推动CPI走高的重要因素。

  下半年CPI存在上行压力

  下半年CPI依然存在上行压力。一是因为二季度以来食品价格出现“跳涨”,受其影响,即使下半年CPI环比增幅较小,同比增幅也会较明显;二是受肉禽、蛋类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成本推动和预期影响,其他一些副食品价格出现“补涨”,特别是在涨价预期下,可能出现食品价格涨幅超过成本涨幅现象;三是旱涝等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但CPI快速上涨的持续性不强,年底CPI当月同比涨幅可能逐步有所回落,环比涨幅在个别月份可能出现负值。原因包括:第一,目前我国粮食总量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年内粮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第二,肉禽、蛋类等的价格不会持续快速上涨;第三,有关方面在资源品价格改革的推进上会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资源品价格短期内难以快速上涨;第四,国务院对近期部分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十分重视,一方面采取措施保障肉禽等食品的供应,另一方面严禁哄抬物价。上述“两手抓”的措施将对平抑物价上涨起到显著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今年CPI水平将在4%左右,明年可能会更高些。

  PPI呈现异动

  当前,我国PPI涨幅处于较低水平,但涨幅开始扩大。2007年8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6%,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结束了今年以来连续下跌的走势,但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自2004年以来连续上升。由于在PPI向CPI的传导中,生活资料价格与CPI之间的传导最为直接,因此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上涨将持续推动CPI上涨。

  不具备恶性通胀的基础

  目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绝大多数商品供应仍很充裕,未出现短缺现象。从对CPI影响最为显著的肉价看,由于价格迅速提高和政策调整,市场供应会迅速扩大,从而改变原来的供求格局,猪肉价格会随之缓慢走低。但到三季度内仍将在高位徘徊,同时不排除年内CPI再创新高的可能。但即便如此,也是强弩之末,年末CPI增速可能逐步放缓。

  经济学上一般把持续较长时间的连续的物价整体上涨称为通货膨胀。目前出现的物价上涨状态还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形成了通胀。另一方面,学理上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物价上涨4%左右仍属较为温和的。事实上,在经济高速增长、资产价格泡沫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温和的物价上涨有利于缓解流动性问题;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业绩,提升投资价值;有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从而抑制境外资金流入。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因此CPI保持4%左右的增幅是较为温和的,甚至一定阶段达到5%也并不可怕。

  政策建议

  在政策调控方面,笔者认为,一要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二要继续有效控制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三是年内继续第六次升息,保证正利率水平;四是本币应适当加快升值步伐;五是关注社会低收入群体,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跟上物价涨幅;六是采取适当行政措施,制止趁火打劫的涨价风。(作者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插图/苏益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