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CPI持续增长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2:4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蔡琳璐

  每月的CPI数据,无疑是经济生活中的热点。8月CPI再次增长,这意味着什么?老百姓该如何理解国家政策?昨日,本报邀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导叶永刚教授,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6.5%不代表通货膨胀

  记者:8月份的CPI达到6.5%,这是否意味着已进入通货膨胀阶段?

  叶永刚:不能这样说。所谓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普遍上涨,但目前理论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如果物价在一年之内上涨超过10%,大家就觉得比较可怕了。相反,CPI在10%以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根本原因是钱多了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成CPI的增长?

  叶永刚:简单地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市场上的钱比物多。那么,钱从哪里出来的呢?主要是三个方面:央行的发行,就是印钞票的数量;银行放贷出去的钱;

外汇储备,企业出口赚回来外汇,一般都会选择兑换成人民币,这样有多少外汇储备,差不多就有等额的人民币流入市场。

  其中,外汇储备是最大的一块,也是最难调控的一块。目前我国经济较多依靠出口拉动,可以说是外向型经济。如果国家采取较严厉的调控措施,抑制出口,必然影响到GDP的增长,而这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政策出台后半年才能见效

  记者:此前已陆续出台提高准备金率、加息、降低利息税、发行特别国债等多项调控政策,为什么还拉不住CPI上涨的脚步?

  叶永刚:理论上讲,货币政策的时滞一般为半年。但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应该少于半年。因为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相当敏感,这意味着老百姓的心理、预期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调控经济尚有诸多“法宝”

  记者:还有哪些调控手段?

  叶永刚:实际上,中国的经济调控能力是相当强的。调控手段主要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控制税收和政府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是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三大法宝”。另外,加息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

  记者: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一步到位”?

  叶永刚:如果只提高存款利率,不提高贷款利率,老百姓是愿意把钱存在银行了,但银行肯定“不乐意”;如果存款贷款一起调高,那么贷款企业就会负担太重,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经济,首要是要保证GDP的

蛋糕足够大,然后让大家均衡分享。因此,政府目前出台的措施只能是比较温和的。

  CPI适当上涨并非只有坏处

  记者:在老百姓看来,物价如此上涨,手中的钱贬值,感觉“不划算”。

  叶永刚:其实CPI适当上涨,并非完全是坏事。比如:减缓

人民币升值压力,通货膨胀实际上是货币在国内市场的贬值,而这也势必会让货币在国际上贬值。

  调整经济结构是关键

  记者:出口多,使得外汇储备多了,导致流动性过剩、CPI高企,但抑制出口又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此矛盾,该怎么解决?

  叶永刚:如果内需上来了,就能降低对出口的依赖。所以目前国家正在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对于企业来说,应该练好内功,提高自己的利润率,以更好的消化借贷压力。对于老百姓来说,要学会打理钱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