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梦想大投行 信达猛攻承销业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01:52 证券日报
记者 白宝玉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进入命运攸关时分,信达也不例外。 9月9日,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主管部门可能会在9月底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各自重新递交的新转型方案给予批复。 就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命运即将尘埃落定时,一心想转型做“投资银行”的信达在此道路上终于大进一步。9月初,在公布的建行回归A股的主承销商名单中,信达与中金、中信证券并肩齐驱。 建行此次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近90亿A股,募集资金达500亿元人民币,融资规模或将超过工行(466.4亿), 成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IPO。 此事若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话,信达公司大事记上就可以大书特书了。信达公司在1999年成立时,就是负责对口接收来自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信达与建行的关系源远流长,当时信达公司以账面资产价格接收建行不良资产2470亿元,同时向建设银行发行了2470亿元债券。并且,信达公司员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建设银行,而建行亦委托信达公司管理其约500亿的债转股资产。 成功拿到建行这笔超级大单,可以说是信达、建行双方长期密切合作的结果,也是对信达公司在投行方向努力的成果及认可,可为信达公司顺利转型为“投行”奠定市场基础。 角色转换并不容易 但信达的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除了资产资量不佳外,信达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是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经营策略是低价卖出,而投资银行的经营策略是尽量高价卖出。二者角色的转换,并不容易。 信达成立于1999年4月20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建行是其当初设立时的对口国有银行。 信达初始目的是负责接收、管理、处置银行划转的不良贷款,并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同时也可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它机构委托的资产管理业务。 自管理层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寿命”缩至8年即到2006年结束时,各资产管理公司都积极应对,“跑马圈地”,信达也不例外。 根据信达网站资料披露,公司目前的业务范围转除了不良资产处理外,还有股票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不良资产证券化,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等投资银行业务。 可以说信达的业务范围已远远突破了原先设立时的构想,已涵盖了财政部十项金融业务的大部分,甚至比财政部还激进。 自2000年涉足投行业务以来,作为保荐人或主承销商,信达已成功为酒钢宏兴、连云港、中核钛白完成募资,加上这次建行回归A股。这都是目前其它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行领域无法毗邻的,显示了信达在投行领域的不俗地位和优秀业绩,这也不难解释信达欲转型做“大投行”的原因了。 业内人士透露,信达在为酒钢宏兴、连云港、中核钛白承担保荐人或主承销商时,并没有投行牌照,因为这三家企业都是信达的不良资产处理企业,信达就在有关部门特批下以债权人身份进行担当投行角色。 2007年2月26日,证监会批复同意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证券),信达由此正式进入投行领域。 经查阅设立资料,信达的注册地在北京市,注册资本为15.11亿元人民币。其中信达出资15亿元,中海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象征性的分别出资900万元、200万元。信达证券成立后,意图在收购汉唐证券的大部分资产的基础上展开经营。 信达证券的横空出世为信达公司的转型方向做出了很好的注脚,也体现了各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探索转型,四处出击,争取各类金融牌照的现实写照。 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管理层对金融牌照盯得很紧,很难获得新批。“信达、东方、华融三大资产管理公司所设立的证券公司获批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也体现了管理层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积极支持”。 投行能力尚弱 信达一系列扩张的努力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收购汉唐证券一案中就被原汉唐证券第一大股东海南润达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起诉,控告信达侵吞汉唐证券资产,该案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信达自2004年9月3日接受证监会委托,对违规经营的汉唐证券进行托管经营,这也是第一起证券公司股东状告托管人的案件在法院系统立案,该案目前正在审理中。据说,此案会影响到信达证券的挂牌时间表。 除此而外,信达作为建行A股主承销商之一,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广受业界质疑。 信达公司成立初期以账面资产价格接收建行不良资产2470亿元,同时向建设银行发行了2470亿元债券。并且信达公司员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建行,而建行亦委托信达公司管理其约500亿的债转股资产。现在又传言建行收购信达,长城证券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员表示,建行与信达的这种“特殊”关系走得太近了,信达作为建行的主承销商似乎不太恰当。 作为一家刚切入投行领域的资产管理公司,信达一下拿到建行A股融资500亿规模的天量大单,这让国内其它证券公司多少有些酸溜溜的感觉。长城证券一位人士就此认为,信达在资产管理公司同业间或许有投行业务优势,但与建行A股上市的另外两大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中信证券相比,实力差异明显。 债务由国家买单?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吴栋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有商业银行来收购信达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因为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如果不依托于银行,只靠其它比较边缘化的金融业务恐怕只能维持生存。 去年底,吴栋教授曾经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题为《中国经验:AMC制度八年实践回顾与转型方案设计》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了“1+3”的转型方案,即保留一家AMC机构后续专门处置不良资产并将其改革为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性的市场主体,其他三家转型为以银行业务为核心、实施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之所以保留一家AMC是因为仍将会有政策性不良资产有待处置,但规模不会很大,不足以容纳四家。其它三家转型为“以银行业务为核心、实施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是考虑到其广泛的网点分布、银行背景和较小的转换成本。 据了解,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由财政部分别给予10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成立的,以账面价值收购工、农、中、建四行总计约1.4万亿元银行不良资产。由于经营资金短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央行再贷款6041亿元、发行了8110亿金融债券。八年过去了,由于回收率整体上不到30%,各资产管理公司账面上亏损累累。 吴栋教授认为这部分债务必须清零,由国家来买单,否则资产管理公司依靠自身的积累也难以消化,背着这个包袱也很难转型。即使转型,后续的发展也很不乐观。就目前4家AMC所具有的100亿资本金而言,也不具有单独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实力,在资金上还需要国家的再投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充实资本实力。 如果按吴栋教授所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亏损”能够得到国家的埋单,那么信达对商业银行来说不失为一个绩优收购目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