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8月通胀率6.5% 再创十年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13:31 《财经》杂志网络版

  肉价继续推动CPI走高,而通胀压力扩展至非食品部门的风险亦已经大大增加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张环宇】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与市场的预期相同,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继续攀升,同比上涨6.5%。而1-8月累计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总水平的同比上涨幅度达3.9%。

  此次CPI数据中,食品类的价格上涨继续成为推动CPI走高的主要力量。8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仅为0.9%,与上月基本持平。

  在食品分类项目中,粮食价格上涨6.4%,油脂价格上涨34.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9.0%,鲜蛋价格上涨23.6%,水产品价格上涨6.2%,鲜菜价格上涨22.5%,鲜果价格下降3.3%,调味品价格上涨4.4%。

  油脂、肉禽及其制品、鲜蛋以及鲜菜成为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力量,而肉禽及其制品更是以升幅逾50%在CPI跃升中起到重要作用。按照发改委公布的数据,8月下旬,36个大中城市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3.34元/斤,比8月上旬下降3.1%,但8月平均价格仍比7月上涨7.75%。而较之去年同期更是涨幅达77.6%之多。

  政府在调控过程中虽然努力平抑肉价,但是面对供求不平衡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仍然有限。目前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将继续延续,直至生猪大批出栏,市场供应方面重现宽裕之后或可发生改变。

  由于肉价的高位运行,使得油脂价格也居高不下:8月油脂价格同比上涨34.6%,较之7月的同比上涨30.1%略有涨幅。

  另外,前期频发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鲜菜价格上涨至今仍未度过受影响期,加上节日将至,市场再度进入需求高峰,这使得鲜菜价格由7月的同比上涨18.7升至8月的同比上涨23.6%。而鲜蛋价格虽然略有下降,由7月的同比上涨30.6%降至8月的同比上涨23.6%,但是总体来说,仍处于价格区间的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首度出现与CPI相同的增长趋势,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而在此前四个月中,PPI的同比上涨幅度呈下降趋势,4月至7月的PPI同比增长分别为2.9%,2.8%,2.5%和2.4%。8月价格压力在PPI中显现或意味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上升。

  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通胀压力扩展至非食品部门的风险已经大大增加,央行在本年末前可能还会加息两次,以期缓解日益上行的通胀风险。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有向实体经济扩张的趋势,

美联储很可能在下次议息会议上降息,那将使中国加息承受一定压力。他表示,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虽然要利率和
汇率
政策同时使用,但是更应该倾向于使用灵活的汇率政策来解决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