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洪友廉:欧美的鞋不适合中国人的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00:38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香港报道

  外国鞋“不配”中国脚

  “任何一个国际品牌都没有中国人的脚部数据,也从没有根据中国人的脚型进行鞋类研发,欧美品牌的鞋子都是根据西方人的脚部数据设计的,其实并不适合中国人的脚型特点。”2007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主任、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副主席洪友廉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

  洪友廉教授此言决非信口之辞。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走遍中国,搜集超过两万个中国人的脚型数据,从北方到南方,从老人到小孩,从普通人到各类专业运动员……这是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正是这两万个中国人的脚部数据给了洪友廉“放言”的“底气”。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因为洪友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国人的脚型与西方人相比,会比较宽一些。”他说。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穿欧美品牌的鞋子会觉得:如果找到肥瘦合适的,就比较长一点;而脚长合适了又会感觉比较瘦一点的原因。”洪友廉说,“也因此多穿的时候,会感觉比较硌脚。”

  洪友廉还发现:“任何一个国际品牌的鞋类研发都是严格保密的,不仅研发中心一定都会留在本国,而且绝对不会让任何其他国家的人介入研发过程。”他说,“国外品牌也都没有根据中国人的脚型进行鞋楦(即鞋的母体,是鞋的成型模具)设计。”

  据洪友廉介绍,在一款鞋的设计中,鞋楦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鞋子的舒适性,也就是说鞋是否贴脚。

  “即使脚长一样,脚型却会很不相同,也就是脚的肥瘦、高低不同,我们称之为不同的鞋楦。”洪友廉说,“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每个人定制一双鞋,那一定会非常合脚,但这对普通人而言显然不可能;所以要对同样长度的鞋进行分型,看什么样的型会适合某一地区的大部分人。”

  “分型分得多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生产厂商而言,则意味着成本太高,所以这里需要通过研究找到一个平衡。”

  据洪友廉介绍,分型的主要方法就是先对人们的脚型数据进行调查,再运用一些统计学的方法,科学地得出分型结论。

  在洪友廉的实验室的一个高架子上,记者看到摆着上百个不同的鞋楦,上面标注着不同的“数据点”,当然在不懂行的记者看来,就是一个个各式各样脚的模型,甚至有些恐怖。

  洪友廉还强调了鞋型对穿鞋者的重要性,特别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和大量运动者,选择合适的、适合自己脚型的鞋非常重要,而不能只把运动鞋当作一样时尚品。

  李宁获中国人脚型数据

  其实,欧美的国际品牌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脚型数据的重要意义,“他们也曾想过做一些针对中国人的脚型的调查研究,但是他们没有相应的条件。”洪友廉说。

  于是,洪友廉手中的数据成为了很多跨国大公司垂涎的对象。“某欧美知名品牌就曾经找过我,很想要我手中的脚型数据,它还通过一个公司,希望与我合作研究中国人的脚型,但我一直都没有给他们。”

  之所以拒绝被“重金收买”,洪友廉承认其中有很大的“个人情感因素”:“如果我同意了,就等于帮助他们生产适合中国人脚型的鞋,再打入中国市场,这是我不会做的。”

  对于手中掌握的“珍贵”数据,洪友廉并没有自己的盘算,直到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和战略总监张辉登门造访。

  “鞋的研究和测试是发展鞋类产品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也是NIKE和ADIDAS成功的重要环节。但是,我们中国的企业现在才刚刚开始做这方面的探索。”洪友廉说。李宁公司就是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国内企业之一。

  于是,公司高层来到拥有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鞋类产品研究实验室之一的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希望与其负责人——弗里德曼博士合作进行鞋类的测试与研究。

  “弗里德曼正是我在科隆时候的导师,”洪友廉说,“我的老师告诉张志勇:‘你们为什么舍近求远呀?我的学生、来自中国的洪友廉正在香港做这方面的研究。’”

  与此同时,李宁的战略总监张辉也聘请了猎头公司,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猎头公司给出的名单上只有一个名字:洪友廉。

  于是,洪友廉手中的珍贵数字最终便宜了“小公司”李宁。

  “和NIKE、ADIDAS相比,李宁确实是个小公司,但我看到李宁在鞋方面的进步很快,公司高层也非常重视鞋的测试与研究。”洪友廉对于和李宁的合作充满希望。

  实际上,除了研究和设计适合中国人脚型的运动鞋,洪友廉的实验室还和李宁合作进行了轻质鞋的研发。

  “轻质鞋并不是越轻越好,因为轻对材料、工艺都有高的要求,可能某方面品质比较好,但是另外一方面品质就会比较差一些。”洪友廉说,“跑鞋到底轻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是需要研究的。”

  据李宁公司的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目前李宁最新一季轻质跑鞋市场反应非常好,刚一上市就狂卖了40万双,好多地方都已经卖到脱销。”

  与脚结缘二十年

  实际上,洪友廉与“脚”结缘已经有近二十年,甚至可以说他是“最了解中国人的脚的人”了。

  洪友廉1970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和数学系,后来进入工厂,成为了一名非常令人羡慕的机械工程师。

  洪友廉非常热爱体育,特别是体操。“虽然是业余的,但我可是六项全能!”对体育的热爱使得他对运动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工作九年后,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运动力学。他的人生也由此开始一次重大的转折,他的工作和生活从此与运动密不可分。北体毕业后,洪友廉留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1986年,洪友廉得到了一个机会进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下称“科隆体大”),师从著名运动科学专家弗里德曼教授攻读运动科学,并辅修运动医学。科隆体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大学,以研究运动学和运动技术见长。

  进入科隆体大可以说是洪友廉人生的第二次重大转折,也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脚型与鞋类的研究。当时,NIKE、ADIDAS都在与他的导师合作,进行运动鞋的研究,洪友廉也参与了很多有关鞋类的研究项目。

  1991年,洪友廉从科隆体大毕业并获得运动科学博士学位。随后,他进入香港体育学院,并在那里建立了香港体育学院的运动鞋实验室,开始了自己的鞋类研究。

  1993年11月,洪友廉转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几年来,他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者,仅自主研究成果便超过了30项。他除了做一些竞技体育的研究以外,还更加系统、深入地进行了他一直十分热衷的鞋类研究。

  洪友廉表示他今年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东方人跑步特点以及减震功能的需求分析,东方人跑步对轻质鞋的需求特点,东方人脚型数据分析和鞋楦舒适性测试。“做最舒服的鞋,做最适合中国人的鞋”是他的最大目标。

  热爱太极的洪友廉另外一个愿望就是开发出“武术鞋”。他说,自己是在

太极拳老师让学生买羽毛球鞋的时候萌生这个想法的,“武术是一项比较特别的运动,但适用人群非常众多,光太极拳就有几百万人在打,可是却没有适合的鞋子,我相信这会是非常意义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