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浅谈审计质量控制(07-9-5)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17:05 审计署网站
审计组织为使其所承担的审计工作能够按照审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大量的审计质量控制基础工作未做或未做好,致使审计质量控制随意性大,效果很差,使审计工作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为此,本文就审计质量控制的涵义、作用以及审计质量控制措施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广大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参考。一、 审计质量控制的涵义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质量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借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以及审计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它包括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由此可知,审计质量控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一)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的控制,它不同于法律和其他组织对审计的制约与控制。审计质量控制行为是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进行的,是全体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都必须参与的自律行为。因此,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只能是专门的审计组织和人员,而不能是其他组织和人员。(二) 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是审计组织和人员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对象,应包括审计的全过程,从计划到实施,到最终表达意见,签发审计报告的全部工作;还应包括审计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如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管理,审计人员聘用、培训、晋升管理等。其重点是对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人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控制。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比审计质量的范围要窄一些,因为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职业自身对自身的控制,因此,那些由其他外部因素影响的审计质量不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三) 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是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是由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根据职业自身具体情况,适应自身自律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标准。它既不同于审计准则,也不同于审计法规,是一套比较先进的、科学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二、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涉及审计的各项工作,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只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同时,也才能提高审计的职业地位和声誉,使审计职业自身能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还是内部审计机构或社会审计组织,其工作的首要任务都是确保审计的工作质量,这是由审计的职业责任所决定的。审计质量控制的直接目的是增强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合理性、效益和效率性,更好地达到审计目的,通过对各控制环节的有效管理,达到审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二)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将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因此审计组织的各项管理工作和审计人员的各项素质都必须跟上形势的要求。而只有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才能强化审计工作的内部制约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审计职业的要求。(三)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促进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审计质量的高低优劣,决不只是对审计机关本身和被审计单位发生影响,它还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管理和决策产生影响。如果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能够重视对审计质量的控制,确保审计质量,并将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重大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向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反映、建议,就能充分发挥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监督作用,为加强宏观控制和促进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服务。(四)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降低审计风险、避免法律诉讼的有效手段。审计风险来源于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审计作业过程,以及审计意见的表达等。因此,只有对各方面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有助于提高综合处置审计风险问题的能力,尽量使审计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各项审计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诉讼案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一方面说明了审计职业越来越被公众重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审计组织的工作质量有待提高。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中的法律和经济环境,审计职业界自身应当采取积极的行动,而审计质量控制是避免法律诉讼的有效手段。因为只有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才能最终有利于为自己辩护。(五)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也是我国审计事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审计准则中明确指出,审计机构为使其所承担的一切审计工作能够按照审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就必须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也把审计质量作为重要议题之一,指出“质量保证是从事审计工作的组织应坚持的职责。”这充分说明,强化审计质量控制不只是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审计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我们只有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才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才更有利于我国审计事业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三、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它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一种行为控制。采用的一般方法主要是事中控制,即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随时采取措施制止和纠正。在事中控制的同时也结合采用一些事后检查和事前计划等方法。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 对人员的素质进行控制。无论是国家审计人员还是社会审计人员都必须坚持独立性。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而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因此审计组织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政策方法,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随时可以监督。审计人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以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组织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联系,定期检查审计人员有无损害本组织独立性的情况。审计组织配备的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审计工作。根据这一要求,审计组织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全体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应建立严格的聘用制度,保证聘用的审计人员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还应建立严格的晋升制度,以保证被提升的审计人员都能胜任其新职务。在对审计人员各种素质进行控制的同时,审计组织应设立咨询部门,为审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的信息的有关资料,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有关新颁发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协助。(二) 对审计作业过程进行控制。在委派审计人员时,应指定那些具有专门技能,有相当业务水平的人员,并考虑到审计的范围和复杂性、审计人员的资格和专业素质、有无需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人员的定期轮换等。在实施审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计划,指定切实可行的以获取合理的和充分的审计证据为目的的审计程序,以及以执行具体的审计手续所需时间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工作方案。该方案应尽可能详细地包括对每项具体业务所需进行的审计手续及其时间安排,以便于具体实施者遵照执行。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后,应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层层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了审计工作中实施的审计手续和审计测试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以及据此而得出的审计结论,集中体现了审计人员所作的全部工作。因此,它可以作为审计组织的监督部门检查审计工作实施情况的依据。为确保审计工作的总体公正性,审计工作底稿应得到层层审核,助理审计人员编制的工作底稿应由项目主审人员复核;某一审计项目的全部工作底稿应由负责该项目的主管审计人员复核。工作底稿层层复核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整个审计组织的审计工作质量。(三) 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进行复核。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的要求,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在审计机关审定单位报告和做出审计决定前,应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进行审查,并提出复核意见。2004年,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分别对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过程中的记录、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审计署对审计质量实施检查和复核的相关规定,使审计质量的检查和复核工作有章可循,为实施审计质量规范化管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作者:湖北省罗田县审计局林胜文)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