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明年二季度肉价将根本性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09:50 三湘都市报

  9月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天气的转凉和国庆节、中秋节两节的临近,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短期内,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可避免,长时间内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根据生猪生产周期,生猪供给明年二季度有望发生根本性转变。

  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毕井泉表示,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两个,根本原因是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带动了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同时,去年生猪价格过低和蓝耳病疫情的双重影响,造成生猪出栏数量减少,是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他表示,肉价这三个星期也比较稳定,但是也并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首先从需求来看,随着天气的转凉和国庆节、中秋节的临近,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等。生猪的生产有周期性因素,仔猪长成母猪,然后再怀孕产出仔猪,再到育肥猪投放到市场,一般可能要一年半左右。所以,生猪供给的根本性转变,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以后。另外再从替代品来看,整个副食品的供应是充足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

  主要获益者是农民

  毕井泉说,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主要是农民。他指出,现在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上涨的幅度基本上是同步的。8月30日,36个大中城市的生猪收购价同比上涨了78.2%,猪肉(精瘦肉)价格同比上涨了72.4%,收购价的猪收购价同比上涨了78.2%,猪肉(精瘦肉)价格同比上涨了72.4%,收购价的涨幅高于零售价的涨幅近6个百分点。

  不会大规模进口

  前几天,有关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的事情成为许多媒体关注的对象。对此,毕井泉说,猪肉的进口和出口年年都有,只是现在敏感时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另外,针对中国将在国际市场上每年进口上百万吨猪肉的说法,他说,中国进口猪肉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在国内市场短缺、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企业会组织进口。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猪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去年猪肉的产量是5200万吨,大概要占到全球猪肉产量的53%。2006年出口猪肉27万吨,进口猪肉2.4万吨。今年1至7月份出口猪肉9.5万吨,进口猪肉3万吨,很难有哪个国家能满足中国的进口需求。 -《深圳商报》供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