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在博弈央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14:4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利明 北京报道 尽管央行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信贷增速却屡创新高,谁在与央行博弈? 相继公布的上市银行半年报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截至8月31日,各家上市银行都披露了漂亮的半年报,无一例外的是利润猛增,利润猛增主要来自净利息收入猛增。 一切归因于各家上市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在再融资之后,为了满足投资者的盈利要求、提高资本回报率而引发的贷款冲动持续高涨。 再融资与贷款冲动 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2.5万亿元,同比多增3681亿元。其中,四家上市的国有银行新增贷款达到10148亿元,去年同期新增贷款为8221亿元,同比多增加1927亿元。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说,实现上市或者再融资之后,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远远高于8%的最低监管要求,因而都有很强烈的贷款冲动。 去年中行和工行实现了两地上市,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贷款都远远高于去年上半年;交行在今年5月实现了回归A股,上半年新增贷款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建行在2005年10月上市之后,去年上半年贷款猛增。 即使贷款猛增,四家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很高,建行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回归A股之后,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相差无几,都在13%以上。 通过加快贷款发放来充分利用新增资本,以避免新增资本对于资本回报率的稀释,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回报,是各家银行的共同理由。去年上半年曾发生过由于建行披露了2005年贷款增速不快而引起股价下跌的情形,这也是导致建行去年上半年贷款猛增的重要原因。 建行首席风险官朱小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没有必要太高,只要比8%高出一些就可以了。这样适量的资本能够创造更多的效益。某股份制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虽然看起来国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国内银行,但是巴塞尔协议中有关风险资产权重计算的一些规定有利于国外银行,因而国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普遍高于国内银行,但是从资本作为风险保障的角度看,并不比国内银行的保障度更高。他也赞同朱小黄的说法,国内银行没有必要保持太高的资本充足率。 某国有银行的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都愿意在上半年,最好是在年初发放贷款,这样就能够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收到利息,并且能够保证下半年的利润稳定增长。 建行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上半年997.86亿元的经营收入中,净利息收入为892.13亿元,贡献了90%左右。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加239.28亿元,其中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的贡献率分别为47.46%和52.54%。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上市的几家股份制银行,由于募集了大量的资本金,也具有同样的贷款冲动。在募集了448亿元资本金之后,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贷款新增724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贷款653亿元。 加息助推贷款冲动 面对CPI的节节攀升,央行通过利率手段抑制经济过热,抑制企业的贷款需求。而恰恰是加息导致了银行净利差和存贷款利差的增加,助推了银行的贷款冲动。 今年以来央行四次加息,表面看来,存贷款利差有所缩小,但是各家银行的真实存贷款利差却有所增大。 中行8月23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央行两次上调利率,贷款、证券投资、存拆放同业等生息资产收益率提高,但由于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未进行调整,且活期存款在集团客户存款中占有较大比重,付息负债平均利率的升幅低于生息资产平均利率的升幅。 按正常规律,在央行2007年上半年两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后,存款成本率本应继续走高,但建行的实际表现却是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与上年同期持平,且比2006年下半年下降8个基点。原因是由于资本市场表现活跃,部分客户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进入资本市场,使存款付息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客户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转化,定期存款平均余额占比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都有所下降,且定期存款期限缩短,以上存款结构变化因素也使存款付息成本进一步降低。 某银行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利差如此之高,加快贷款发放是各家银行的理性选择。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向记者表示,这种情形促使国内银行又回到了依靠贷款生存的老路上,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又表现为规模优势和网点优势。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将无从谈起。“当贷款能够带来最大的收益时,谁还关心产品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呢?”他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