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育钧:民企走出去汇改待深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13:51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叶建国

  应该说,有关各方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表述中,并没有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区分开来加以对待,但是,出于目前自身发展规模和可以掌控、支配的资源瓶颈的限制,对于占据了中国现有企业总数99%的民营企业中的大多数来说,走出去战略,"口号意义"超过"实践意义"。

  对此状况,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的解释是,在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上,有些部门依然"对民营企业不放心",他呼吁,民营企业应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的主体,国家应该在放松外汇管制、提供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做出改革。

  8月28日,保育钧在2007中国(上海)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走出去 民企应是主体

  <21世纪>:与国有企业相比,你怎么看民营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的地位?

  保育钧:"走出去"的主体应该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如果走出去老是想去赚钱,就容易发生错位。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主要职能定位是成为政府的政策工具,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性支撑。

  另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走出去容易引发政治纠纷。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更容易被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和舆论从政治上进行审视,并提出安全审查的要求,过去就已经有很多的教训,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

  另外,国有资本走出去之后的流失问题更值得关注。根据

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走出去的国有资本大概600多亿美元,这只是在商务部统计下的结果,其实,还有很多部门和地方政府绕过外汇的直接管制,通过其它渠道对外投资,这样的投资现在说不清楚有多少,所以,到现在我国在国外的国有资本到底有多少很难说清楚。从2003年开始,
财政部
、商务部和国资委就在调查,但还是很难搞清楚。

  因此,我觉得中国要真正实践走出去的战略就要大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因为民营企业的机制灵活,资产财权非常明晰,出去做大的时候总归要回来。

  1.9%民企海外建厂

  <21世纪>: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总体情况如何?

  保育钧: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是504万户,注册资本平均150万,其中有1.9%的在海外建厂,户均投入资金为82万美元,所以我们说,真正的能够实现到海外投资建厂或者说兼并的民营企业是很少数的,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还是通过在国内实行国际化,在国内实现与国际资本的合作经营。

  <21世纪>:那就是说,民营企业还处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

  保育钧:是的,现在能够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

  <21世纪>: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对很多民营企业来讲是很大的。所以,很多民营企业开始表现出很强烈的走出去的意愿,对于这些民营企业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走出去 民企三步策略

  保育钧: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民营企业怎么走出去?

  首先要搞清楚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什么位置。现在大家很骄傲地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其实,不仅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国有企业也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中端都很少,在流通行业更是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在此情况之下,我主张民营企业的走出去可以分三步走来做,第一是产品出口,第二是到海外搞经营,第三是资本运作。产品走出去后要向第二步推进,就是要到海外去开店,通过把自己的产品在海外办店销售,直接和当地的消费市场相连,近距离的感受国外市场的需求,可以对我们的制造业提供很多反馈的信息,促进制造业升级。

  现在大量的民营企业还处于相对低级的产品出口阶段,到海外从事市场经营还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实现。当然,到海外进行资本运作、海外并购,更是要慎之又慎。

  <21世纪>:产品走出去,应该说已经持续多年,但最近,产品质量遭遇质疑,这怎么解决?

  保育钧:到海外去开店,要发扬团队精神,不能把国内的乱战和恶性竞争从国内市场搬到国外市场上去,要告别单打独斗,才能真正地使中国商品在海外形成一个大市场。

  现在国内好多企业,特别民营企业竞争的手段并不多,就是靠价格战。

  另外,企业走出去后,要尽快实现本土化,快速的融入当地。西班牙烧鞋事件就给我们一个警示,就是说,你企业的生存发展要以当地企业和百姓的生存发展为前提,如果别人没法生存,你也活不了。

  民企走出去 汇改待深化

  <21世纪>: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根本的障碍是什么?

  保育钧: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在海外投资的民营企业不是靠国家的支持,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承担责任,并且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限制,放手让民营企业走出去。根本性的障碍就是,还是有些部门"对民营企业不放心"。

  <21世纪>:中国近两年外汇管制制度已有较大改革,这对民企走出去有何意义?

  保育钧:放松外汇管制是推动"走出去"战略所必须做出的改革之一。但是有一个老观念在起作用,就是"对民营企业不放心"。其实,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最应该不放心的应该是国有企业,那是拿着国家的钱来运作,而对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家来说,投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他没有理由不慎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