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民生才是大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02:09 财经时报
郑功成 “后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强调民生问题。对民生问题,具体地讲,我认为主要是三个大方面,即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不能保证每一个劳动者拥有一个工作岗位,有一个就业机会,是能否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我们现在有劳动者7.3亿多,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几乎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总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创造7亿多个工作岗位是何等艰难的事情。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就业最高峰年份,需要创造的劳动岗位达2400万,这个高峰从2003年开始将持续8年左右,保持在这样一个平台上。 因此,中国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种长期的、严峻的局面,绝不是短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个挑战是非常之大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民生之本就动摇了。 第二个我要讲的就是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涉及到社会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我们过去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财富太少了,就是可供分配的蛋糕太小了,那我们就拼命地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大了不就多了吗?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们确实把蛋糕做大了。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但我觉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依然没有到位。没有到位,首先一个就是初次分配环节中的效率体现得不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初次分配里面,投资回报与劳工所分享到的份额相比,结构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再看看再分配环节。在市场经济国家,初次分配确实是充分体现它的效率。谁对财富的贡献大,谁就应该多拿;谁对财富的贡献小,谁就应该少拿。但一个社会并不能只有效率原则,比方说有的残疾人他不能工作,那他靠什么来参与这个财富的分配? 为了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会通过政府干预来建立有力的再分配机制。再分配就是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通过税收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分配来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走向更加合理化。再分配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是社会保障。再分配的调控力度、调控的对象,就是为了解决初次分配按照效率原则形成的差距,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社会保障的严重不足,中国的再分配力度还不够。 从就业问题到收入分配问题,再到社会保障问题,它们构成了民生的三大根本问题,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风险就必然会累积,国家与社会就不可能很健康地、很和谐地、很协调地持续发展。而“后改革开放时代”所面临的正是这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及影响民生问题的诸因素,它要求我们化解这些因素,实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 (本报实习记者姬岳洪根据郑功成发言整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