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继续捍卫货币政策独立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01:56 财经时报

  鲍迪克

  市场盛传,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将1.55万亿特别国债的部分额度直接面向市场发行。这个传言很可能是真的,因为,这个行为与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主旋律非常协调。

  这个主旋律就是紧缩。央行在上周二义无反顾地宣布了年内的第四次加息,这是货币紧缩的价格手段;而开放国内居民直接投资海外股市和特别国债的发行,则属于数量手段。

  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却几乎都在进行货币扩张。欧美日央行动辄数千亿美元的注资行动尚在继续,降息预期也急剧增加。

  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货币政策方向上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呈现出180度的南辕北辙,但这种背离绝非离经叛道。

  因为,这一现象完全符合现代国际货币体系最核心的定律——“三元悖论”: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三者不可兼得,最多只能取其二。比如,欧洲、日本等国实现了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政策也都基本能够独立自主,付出的代价是汇率的不稳定;港币汇率倒是死死地盯住了美元,香港也是国际资本的自由港,却因此彻底失去了货币政策的自由——美元无论升息还是降息,香港金管局都得在第一时间跟进。

  欧日牺牲的是汇率的稳定,香港损失的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付出的又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资本流动的自由。但中国因此确保了汇率的基本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确保汇率的稳定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现在西方世界要求

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呼声也确实没有前两年那么响了。但另一方面,要求中国实现资本自由流动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对“三元悖论”熟稔程度不亚于ABC之于中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家,或许大多忽略了根据这个定律可以轻易推导出的一个结果:如果中国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实现资本的自由跨境流动,必然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当然,在大多数的西方经济界与政界人士眼里,货币政策基本只是中国的内政,远不如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那样与自己息息相关。

  但正是由于货币政策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中国在考量本币汇率、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时,首先应当确保的是货币政策。事实上,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体,都选择以牺牲汇率稳定为代价来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尽管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益加深,但各经济体的经济周期远未达到同步性,而货币政策正是一个经济体烫平经济波动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我们难以想象,假如在国内宏观经济正在由过快向过热发展、通胀压力迅速增大、楼市股市泡沫程度迅速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却跟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进行货币扩张,或者便是放弃汇率稳定,任由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后者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较之前者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为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暂时牺牲资本自由跨境流动,是目前中国的唯一选择。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相当多的西方人士视中国货币政策为中国的内政,但次级债危机迅速蔓延,导致全球流动性迅速收紧之时,中国却成为了这场危机的最重要救赎希望:当美国市场由于楼市衰退而内需疲软之时,中国的进口额却继续不断创出历史纪录;当西方国家欲使用降息手段应对流动性紧缩,却又担心通胀幽灵再次显现之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成为接触全球通胀压力的最大助力;更耐人寻味的是,当发达工业国纷纷为流动性收紧而心忧蹙额之时,尚在为流动性过剩而挠头的中国,却正在酝酿将2000亿美元的

外汇储备投向海外,这将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流动性对冲。

  当次级债危机爆发之时,一位美国投行人士在他的博客中写到:感谢上帝,世界上还有一个中国。西方的政治家和商界人士也应该感谢中国,感谢中国顶住了他们要求开放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压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