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警示高通胀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3:14 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央行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通胀的预期已经达到了1999年以来的次高水平。在此次结构性上涨中,防止居民的高通胀预期的形成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央行报告的分析,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到40.2%。由于公众对通胀的感受主要基于经常购买商品的价格,央行认为,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可能高于实际通胀水平。

  当“感受通胀”大于“实际通胀”时,价格预期可能进一步被推高。央行在报告中警示,高通胀预期可能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本轮物价上涨中,资源型产品上涨、劳动成本的上升同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其实是同期出现的,央行所提的成本中不仅包括食品成本,还包括人力成本和资源型成本。”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通胀预期螺旋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

  从经典的经济学定义上看,最为普遍的工资性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货币工资增长率高于生产率增长率。但法国巴黎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分析师秦红雨对记者分析认为,目前工资的增长速度还远小于生产率。

  “截至7月份,虽然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但PPI仍稳定在较低的水平,这表明工业生产率的提高比想象的要快得多。”秦红雨表示。

  不过,何帆认为,因为上半年牛市所产生的财富效应拉动了居民消费的提高,物价上涨中需求因素也有所体现,可能形成的混合型的通胀压力也需要同等关注。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高收入人群对物价感受能力有限,应特别注意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居民对物价的反应,因为这部分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更高。”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部原部长赵晓对记者表示,“目前企业工资增速已经超过了GDP,但由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均,需要多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相关报道:

    高通胀期可能到来

    CPI重拾升势成品油提价加剧通胀预期

    社科院报告:中国不存在全面通胀风险

    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切断输入型通胀

    双重施压 结构性上涨会否演变为全面通胀

    加强利率汇率政策配合 稳定通胀预期

    央行宁见通胀不缓资源价改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