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媒体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20:46 财经时报

  均贫富只能向上看齐

  为了均贫富、等贵贱,历朝志士仁人尝试过的办法成千上万,一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原因在于老是用直线思维,把注意力集中到结果均等上。改革开放之所以是一场革命,就在于它首倡以起点公正和创造财富的机会均等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人们对国企抄表工年薪10万元非常愤怒,却对联想总裁年薪2175万港元无动于衷。因为人们已经学会了容忍分配结果的差异;他们感到愤怒的是,千万完全干得了抄电表这个活儿的人却没有机会拿高薪。

  在贫富分化问题上,空洞的理想已经无能为力,更有说服力的是保障人人享有致富机会的具体制度安排。收入平等的真实含义,应该是每个人付出的同等智慧和辛劳得到的报酬不会相去悬殊。实践证明,惟有劳动力自由流动才能形成合理的薪酬。

  随着户籍制度松动,看得见的劳动力控制逐渐消亡。下一步要解决的是看不见的控制,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待遇平等,取消进入门槛,从而在产业、企业间形成平均利润率,就业和创业将不再那么艰难,这是收入走向平等的第一步。

  2007年05月29日 《新世纪》周刊

  高估中国市场

  难以取得开放共赢

  开放市场需要公平竞争,然而,真正危险的不公平是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开放举步维艰。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正确认识自己在世界经济和世界秩序中的角色和位置,通过自身改革,以求在开放发展中平衡国际关系,这已经是中国改革毋庸置疑的大方向。

  衡量中国证券业是否有能力承受更进一步的开放,不是简单的数据说话的问题。我们的监管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市场环境建设进展到了什么程度?法律法规又跟上发展的需要了吗?

  尽管股改使中国证券市场站在了一个历史性的新起点上,但其新兴加转轨的本质没有改变。一个刚刚经历了变革的市场,正在以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投资者教育为开始,逐步修缮行业漏洞,这个时候更需要来自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资本规则和市场文化。此时大门洞开,一个弱势监管者将如何保障所有参与市场的主体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自由竞争。任何事关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是大非问题,如果脱离现实,或止步不前或过分激进,受损害的将不是某一单独个体。

  2007年05月29日 每日经济新闻

  用分享的思维发展股市

  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需要两种哲学支撑,一种是以“股改对价”为代表的利益共享,包括尊重股市演化出来的市场结构,无论这个市场是机构主导还是散户主导,监管者都应该尊重市场自身的演化,终结用行政干预股市的“政策市”思维。另外一种就是以严厉监管为代表的“规则至上”,监管层应该对市场黑幕手法进行事前预防和严厉打击。

  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不同,股市代表着全国民众的利益,股市帮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帮助更多的国有巨头回归A股,实现其国有股权价值;帮助央行回收流动性;帮助普通民众对抗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股市可以成为一个衍生出大量金融产品和避险工具的摇篮,还可以增强国民财富的丰富性和盈利性。相反,中国的楼市制造了房价虚高,培育了部分“房奴阶层”和收入分配畸化,楼市利益支付表里存在大量裙带操纵以及成本转嫁。从这个意义上说,到底是坚持全民利益导向,还是维护少数特权利益导向,已是两种利益生态和两种发展选择。

  2007年5月2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市场价不是乱定价

  市场定价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没什么错,只要消费者能够接受、愿意购买,经营者定什么价或采用什么方式促销不应该受到苛责。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市场价不能成为乱定价,不然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

  允许市场定价,在于市场有一个诚信经营的基础。即便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个“愿挨”的前提。否则,商品价格中水分过高,消费者怎么可能买账?经营者提出的价格就会像通货膨胀后的纸币一样,不值一钱。消费者则将被迫学会讨价还价,破坏原有的互相信任的消费关系。随意变价还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因为名目繁多的价格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正常判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经营者拥有相当的自主定价权,但定价的方式依旧值得经营者反思。对经营者本身来说,合理的定价和明确的促销方式也是赢得信誉和树立品牌的手段。过于频繁的价格变化或朝令夕改的促销手段,容易让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真正价值产生怀疑,也容易引发不满。

  2007年5月30日 《解放日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