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外贸企业难解“升值”其中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09:32 国际商报

  ■新闻提示:央行打出一组货币政策“组合拳”后,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增强,外贸企业出口风险加大。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在签订外贸合同时,应对支付货币多加选择,同时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以转移汇率风险。

  加息的靴子终于落了地,可另一只靴子又挂了起来。在央行打出一组货币政策“组合拳”后,业界开始猜测人民币是否将进入新一轮升值。

  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出人意料地打出了一组货币政策“组合拳”,同时宣布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货币政策。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将提高。

  汇率波幅放宽或将加剧升值预期从5月21日起,

人民币汇率拥有了更宽的波动区间。央行宣布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这一继2005年7月汇改以来汇率制度上的最大调整引起了外贸企业的广泛关注。

  “尽管汇改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日俱增,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心理能够马上适应。”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生认为,由于此前人民币单日升值幅度从未达到过3‰的上限,因此此次人民币汇率日波动区间放大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多地表现在心理层面。市场将这一改变视为象征性的符号,认为人民币每天的波动幅度将加大,这意味着外贸企业的出口风险将提高。

  张宝生同时表示,由于在政策调整之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幅远未用足,因此在空间放大之后也未必就会信马由缰任意震荡。

  汇率波幅放宽会否加剧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此,有业内人士也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交通银行资深外汇分析师叶耀庭指出,在中美贸易问题再度被关注的情况下,央行可能从策略角度进行了考量,但这并不代表人民币升值幅度和速度会有太大变化。

  记者注意到,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放宽首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77关口,以7.6652创新高。5月2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6525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叶耀庭分析认为,央行一系列组合型政策中,直接刺激人民币汇率创出新高的可能是加息因素,因为存款利率的上调缩小了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导致美元抛压加大。

  企业资质决定加息承受能力央行货币政策“组合拳”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从5月19日起按档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次

宏观调控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贷款利率微观的敏感性。我个人认为影响不会太大。”采访中,谈及加息对公司的影响,张宝生用了“波澜不惊”一词来形容。

  “加息对我们公司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公司经营一直比较稳健,发展步伐和节奏不会因此改变。”宁波得力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军表示,一个经营成熟的公司应具备抗风险能力,加息等常规问题应该在公司风险防范之内。他坦言,加息对整个外贸行业来说会有一定影响,企业的财务费用必定上升,但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还没有到那个度,估计以后还会继续加息”。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加息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而贷款仅上调0.18个百分点。对这种“不对称加息”,专家剖析,从5月15日起,央行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6月5日起还将提高0.5个百分点。这些举措已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因此稍微提高一点贷款利率就有望对贷款增长起“刹车”作用,否则,贷款利率升高会过多地增加企业的利息负担。

  曾军坦言,“不对称加息”使存贷利差缩小,这也有利于削减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他认为,加息对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相反银行会采取把有限的贷款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的策略,因此那些市场潜力大、经营效益好、具有良好诚信度的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授信和贷款支持。而那些以借贷为生或在困境中艰难跋涉的企业,承受付息的成本会更大,生存前景堪忧。

  河北一家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表示,加息受影响较大的当属国有企业。据统计,国有企业或由其改制后的企业集团大部分负债来自银行贷款,因此贷款负债率很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负债率已超过50%,加息会大大加重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多手准备应对汇率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看,加息和汇率波幅放宽这两项对人民币升值有利好作用的政策,提升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加速的预期。

  “让企业最难面对的,是我们不知道人民币什么时候还会升值,升值的空间还有多大。”在张宝生看来,人民币升值压力超过了企业需要面对的其他压力。他表示,由于人民币汇率不确定,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加大,企业正面临利润空间微小,经营风险巨大的严竣挑战。

  曾军表示,受汇率波动影响,企业成本不断上涨,产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国外客户对此多有抱怨。“因为企业对人民币升值无法预期,因此企业对产品定价往往也十分困惑。”从电话的另一头,记者明显感觉到了曾军和他的同行们的无奈。

  在这种背景下,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呢?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在签订外贸合同时,要选择好支付货币。进口时,尽量选择美元等“软币”;而在出口时,则选择人民币、欧元这样的硬通货,避免可能发生的汇兑损失。张宝生告诉记者,该公司近期尽量考虑以欧元结汇,但他坦言,有些国外客户并不接受。

  曾军认为,企业应抓紧时间,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增加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加非美元国家的客户,避免客户过于集中在美国。采访中,曾军和张宝生均表示,企业正积极转变策略,加大内销力度,以转移汇率风险。

本报记者 张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