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四模式拉开广州城中村改造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02:28 第一财经日报

  张艳红

  比旧城改造远为复杂的城中村改造,也在今年年初开始,在各个区相继展开。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9月,白云区槎龙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这个将历时7年,动用2亿元的改造大计,标志着广州首批城中村改造进入实践阶段。首批改造对象包括白云区的槎龙村、棠溪村、三元里村。今年以来,城中村面积较大的海珠区、天河区也相继开始城中村改造工作。

  相对于旧城区改造而言,城中村改造的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城中村的经济结构比较复杂外,居住人群也比较混乱,绝大多数属于失地农民,在改造完成之后,还涉及就业安置的诸多问题。

  因此,广州的城中村改造多年来始终是决策部门不敢轻易触及的雷区。不过去年7月24日,广州市建设部门首次总结、提出了广州“城中村”改造的4种模式,试图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模式,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城中村’改造到哪里;河涌整治到哪里,‘城中村’改造到哪里”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中村”改造的带动作用。

  其一是通过“白云一线”建设拉动旧村整体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天河区珠江新城猎德村结合猎德大桥建设、猎德涌整治和市政规划路建设带动旧村整体改造。

  其二是某些“城中村”将采用整体搬迁改造模式。如萝岗区玉树、黄陂、石桥、斗园等村,通过政府统一建设农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小区,村民补偿新旧住宅差价后整体搬迁到住宅小区,实现旧村整体搬迁改造。

  其三是周转地块启动改造模式,如荔湾区茶胺村,通过合兴围地块的村民住宅建设启动旧村分片改造,将拆迁的村民逐步安置到分期建好的住宅中,然后再对旧村进行拆迁建设。

  其四是滚动开发改造,如海珠区沥胺村,通过村域内片区改造建设,滚动改造旧村其他片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