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02-2012:广东的关键十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09:5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年5月下旬,中共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在广州举行;一转眼五年过去,2007年5月21日,中共广东第十次党代会复于广州新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2002-2012年这10年,是广东的关键十年。改革开放是广东最大的历史机遇,短短20年时间,广东上升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国内取得先发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显然并不是不可动摇的。一方面由于优惠政策而获得的优势,并未在去优惠化之后的时间里得到检验;另一方面,这20年广东省埋头发展自己,并未形成对自己区域角色的审视和认知,更未放在全球体系内加以审视。 而2002-2012这十年,将成为广东省在中国、亚洲甚或全球的价值链条中,确定自己地位的关键时期,关键之处在于: 其一,在失去优惠政策之后,广东如何领先一步?经过1997-2002年连续几年的沉思与探索之后,广东已找到了继续领先的办法。这办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具体到粤省经济发展,则可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是廓清了广东产业转型的路向——重工业化,以及初步确定致力于服务业的高增值化。 另一方面是确定了广东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带动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成长,将泛珠地区作为自己的经济腹地来培植。 其二,目标和方向确定之后,自“十五”开始,广东省进入新一轮基本建设投资热潮。通过“十五”和“十一五”连续十年的巨额投资(总投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广东可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主要的港口、机场与高速公路网络、铁路网络,形成完备的物流网络,既可与全球市场畅顺联络,更可将触角方便地伸向中国内地。 粤省“十五”期间的基本建设重点,在于珠三角内部交通设施的网络化,以及打通珠三角到全省各地的交通;“十一五”的重点,则在于整个广东省交通设施的网络化,以及打通广东到整个泛珠地区的交通。而广州新白云机场和深圳集装箱港的定位,显然是亚洲级的服务平台。 2,通过若干个大电厂、输变电网络(南方电网)组成的能源供应体系,广东LNG工程、广东大石化项目、国家石油储备库等建设,基本达致广东的能源安全。 3,在传统轻工制造业、IT产业提升竞争力的基础上,广东可望通过这个10年,建成一个规模可观的新型工业体系,并进而成为亚洲的一个新型工业基地。广东的新型工业化可望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完成(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并对广东长期的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其三,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广东省已扭转了过去的认识,体味到这是竞争的制胜之道,并试图利用自己的资本和财富实力,迅速补足短板。广东不应再囿于对岭南文化的保守,而应着眼于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创新做出贡献,将广东建设成为中国文化意义上的“新中原”。 虽然这10年的投资,可确保广东的经济腾飞,但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广东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 1,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广东省的地方政府,其行政效率较高,但是从行政管理体制而言,广东需要在此方面先行一步,重新确立政府何以存在、如何存在及如何运作。 2,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全面革新,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广东最有条件在中国率先重构社会基础,在珠三角地区尤其应朝着建立公民社会快步前进,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一个坚实基础。其中,广东尤其需要解决新移民与本地社会融合的问题,其最难在于农民进城问题。 3,如何与香港、澳门特区密切合作,建立华南经济圈,以便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这是港澳和广东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广东必须有自己战略性的区域观,这个区域观至少是建立在对亚洲区域经济(金融及产业、贸易)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因此对广东第十次党代会来说,可谓事关重大。未来的五年,广东不但需要完成经济和产业转型,而且要在政治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九届省委和十届省委可以说是同一个战略任务,两个递进的实施阶段,如何不失时机,一气呵成,一举奠定广东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命格,既考验两届中共广东省委,也考验粤省的340万共产党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