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娃哈哈反对达能并购 新乡市政府表示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0日 11:12 大河网

  大河网讯 “经过20年辛勤养育,”娃哈哈“从一个婴儿长成饮料巨人,宗庆后也因此成了中国民族饮料行业的”教父“。然而达能的强行收购,让”娃哈哈“的”老爸“宗庆后很受伤,用阿Q嘴边的戏文就是:”悔不该……“记者千里奔波采访,无非是想提醒河南的企业家:引以为戒!”

  □本报特派记者 李传金 代法涛 文图

  5月12日,阴云密布下的杭州,时有零星的雨滴落下来。距离杭州火车站百余米的上城区清泰街160号院内,逼仄而清冷。

  这是一座银灰色六层小楼,突兀的“娃哈哈”三个字,格外醒目。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娃哈哈集团总部,也是宗庆后起家的地方。然而,这还是与记者对娃哈哈响亮的品牌想像相差甚远。

  现在,这个小院内一片平静,然而,却汹涌着眼下最为激烈的商业博弈,一场达能与娃哈哈并购与反并购之争征战犹酣。

  宗庆后从20年前经营校办工厂到今天成就全国最大的饮料生产商,成为民族饮料行业的教父。现在,不甘心就此止步的宗庆后,更是把经营的触角伸向了医药、饮食、服装等,迈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步子。

  然而,一场暗战10年的内外资之争在这里突然引爆了。

  4月3日,宗庆后借助媒体,报料达能欲强行低价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消息。4月5日,达能便迅速做出了回击。随着口水大战的逐步升级,娃哈哈与达能之争便成为眼下最为热议的财经话题。

  在经过短暂的停歇之后,5月9日,达能给予娃哈哈30天宽限期已至,旋即“启动了相关的程序”,5月9日晚上,娃哈哈就做出了强硬表态:“积极应诉,奉陪到底。”一场激烈的交锋正欲上演。

  寻访娃哈哈

  上城区清泰街160号局促的小院,无论如何无法与娃哈哈作为国内饮料第一品牌的声誉联系起来。第一感觉这里不是娃哈哈集团总部!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杭州市秋涛北路128-1号,“娃哈哈集团公司医药保健品生产基地”的牌子,还有紧密成排的生产厂房,似乎给人以这里是娃哈哈总部的印象。

  门卫告诉记者:“(总部)从这里搬走很久了,总部在下沙经济开发区10号路。”可是,记者赶到下沙经济开发区10号路,得到的答复是:“清泰街160号就是娃哈哈集团公司总部,从这里搬出不久。”

  清泰街160号是宗庆后的“福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从娃哈哈瓶装水上印刷的生产地址就能看出来。宗庆后对他创业起家的地方情有独钟。

  1987年,宗庆后从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起家,推出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一举成名。1991年,更是完成了蛇吞象式的并购,兼并了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步入了规模经营之路。2006年,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营业收入达187亿元,总资产达到88亿元。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座小楼就是当年宗庆后就职于校办经销部时的生产厂房,是当时宗庆后所在学校的一部分,现在那所小学由于修路被拆掉了,而这座六层小楼的生产厂房仍然完好,成为宗庆后创业的最好印证。

  “宗庆后的办公室就在六楼。”当记者再次来到清泰街160号时,门口一位修鞋的老人用浓重的杭州话一字一顿地告诉记者。记者再次打量着这座小楼,鲜艳的红旗在楼顶猎猎飘扬。

  这不由得给了记者宗庆后立志扛起民族饮料大旗的联想。当然,这一联想是由宗庆后在与达能之战中强烈呼吁要求保护民族产业引发的。

  距离娃哈哈创业之地百米之外的一条幽深的小巷里,记者辗转找到了宗庆后的“老家”——杭州市上城区大明寺街道办事处小米巷1号楼五楼501室。这是宗庆后从校办工厂起家时居住的地方,三室一厅,仅有70平方米。1号楼一楼的一位女士说,他们与宗庆后一起在1988年搬到这里,十多年前,宗庆后从这里搬走了,再没有回来过。那时,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又瘦又小,现在已成为多家公司的董事长了。

  人去楼空,铁皮门上的锁孔都已生锈了。但是,宗庆后的声名在这里仍然最为响亮,谈起宗庆后,一位年迈的老人眼神里流露出敬慕的光彩,嘴里不住地表示:“(宗庆后)这(个)人了不起啦!”

  不只是宗庆后的老邻居这么评价,在浙江省,宗庆后都是最为知名的三大企业家之一。另两位分别是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正大青春宝药业的冯根生。

  然而,在本土饮料产业刚刚起步的时期,宗庆后依靠超人措施,做大做强了娃哈哈。但是,以校办经销部起家的他,也注定了无法在与国外资本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娃哈哈品牌

商标在与达能的合资中,早已卖给了合资公司的事实,让“宗庆后十年前就后悔了”,一位接近宗庆后的当地企业家告诉记者。

  达能并购几成定局?

  在寻访娃哈哈集团总部过程中,无论是

出租车司机还是小卖部的老板,说起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争夺,他们都面露好奇之色。“早从报纸上得知这事,不知道现在怎样了。”一位烟酒小店的女老板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记者。不只是市民关心这一事态的进展,5月11日,当地媒体更是用《娃哈哈告急》的醒目标题,对达能30天大限过后,5月9日“启动相关的程序”,娃哈哈商标可能面临的危险境地流露出焦虑的心态。因为在此之前,达能已经表示要启动法律程序解决娃哈哈商标的归属。这让人联想到达能所指的“相关程序”就是法律程序。在此一个月之前的4月9日,达能强硬声明了这一商标争议的解决方式。

  而在记者寻访的过程中,时刻感受着娃哈哈危机公关的紧急态势。

  一位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告诉记者,从5月8日起,娃哈哈集团就召集各地的分公司老总,密集商讨达能可能采取“启动相关的程序”的对策。5月12日才结束。这一消息,从新乡娃哈哈分公司李姓副总那里得到证实,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他表示,他的老总正是12日从杭州坐飞机返回新乡的。

  如临大敌的气氛也笼罩在娃哈哈集团总部,当门卫得知记者的身份后,拒绝提供娃哈哈外联部办公电话,只是表示会把采访函交给相关负责人,而当记者试图接近匆匆往来的工作人员时,门卫总会及时地阻挠。他歉意地告诉记者,领导吩咐不允许媒体接近娃哈哈采访。

  当记者设法拨通外联部主任单启宁的电话时,他以“近期太忙,不接受媒体采访”为由回绝记者的提问。

  无奈之下,记者联系杭州市委宣传部,一位姓叶的办公室主任表示,他会把记者的意图转达给相关领导,让记者留下电话等待回复,可是至记者写稿时,也没有等到杭州市委宣传部的电话。

  然而,采访陷入绝境之时,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一位接近娃哈哈市场战略部的人士,他连线娃哈哈市场战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此位人士在电话中表示:“(达能)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已成定局。”此位人士的语气肯定而平和。

  这让记者大跌眼镜。已经点燃的火药突然熄灭了!强势的宗庆后为什么180度大逆转?记者赶忙连线达能的国内公关公司奥美公司的一位女士,询问这一事态进展的真实性,这位女士第一反应是:“这是爆炸性的新闻了。”她反问记者消息的来源。

  她表示,作为达能的公关公司,他们现在没有得到达能方授权给予的最新消息。不过,她话锋一转,如果这一消息真的属实,达能与娃哈哈现在一定在密集地磋商,宗庆后能够接受并购方案。

  记者再次致电娃哈哈外联部主任单启宁求证,单表示:“我不会就此事向媒体透露什么,要求证此事,就向消息的提供者证实。”他冷冰冰地挂断了电话。

  就此,接近娃哈哈的一位当地企业家分析说,宗庆后现在很懊恼,打拼了几十年的品牌被别人拿走,大有晚节不保的意味。现在形势突然出现了逆转,这可能背后有强大的推力,或者达能做出了更大的让步。但是,他话锋一转,现在还不到事态明朗的时候。

  新乡追踪

  在来杭州寻访之前,记者先行赶到新乡,试图摸清达能并购娃哈哈对新乡娃哈哈分公司造成的影响。

  而面对记者的来访,新乡娃哈哈分公司异常谨慎。

  5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新乡市凤泉区宝山东路的新乡娃哈哈分公司,“我们分公司两位老总都不在这个厂。”门口值班人员直接回绝了记者的采访。

  在记者的坚持下,该厂设备科的一位负责人还是出面接待了记者。据这位自称来自杭州的娃哈哈主管说,他们公司领导平常都在新厂上班。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达能并购娃哈哈一事,该主管称他的工作范围受限,公司纪律规定他不能给记者讲太多,建议记者去开发区找分公司老总。

  该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新乡娃哈哈的总经理郑道哈去杭州开会已经4天了,具体什么会议内容就不知道了。

  当日上午9时许,记者又匆忙赶到位于开发区的娃哈哈新厂。记者看到,在新厂旁边,娃哈哈的又一个项目正在建设。同位于凤泉区的老厂相比,这里的值班人员更是谨慎。坚持一定要有公司老总批准才能进入厂区。但当记者问起是否知道达能和娃哈哈的品牌之争时,他说他天天看报纸了解动态,很关心自己的公司。

  记者随即电话联系工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他们依然拒绝记者入内采访。在记者辗转联系一位李姓副总时,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娃哈哈集团总部有规定,一切采访必须经总部外联部门批准,至于其他情况,这位副总一概拒绝透露。

  相关资料显示,新乡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是2000年9月投资兴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共投资1300多万美元,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全自动饮料生产线,具备年生产

纯净水1.2亿瓶的生产能力。

  记者了解到,外方主要合作方是法国达能控股的新加坡金加投资公司,其投资额为663万美元,占投资比例的51%;中方合作者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及新乡华新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额分别为247万美元、403万美元,投资比例分别为19%、30%。

  该公司在原娃哈哈纯净水生产线的基础上,已经于2002年投资新建了娃哈哈大桶水的生产线,并在新乡市开发区进行二期投资。记者在娃哈哈集团的网站上也看到了此项目的招商内容。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娃哈哈集团在新乡的多个项目都已投产,并且娃哈哈在河南只有新乡建有分公司,因此,新乡娃哈哈在娃哈哈集团颇有地位。

  由此,达能和娃哈哈之争在最初的阶段就引起了新乡市地方政府的关注。

  4月10日,娃哈哈集团发表“全体职工代表声明”,并在该声明中称:我们全体职工将坚决捍卫娃哈哈、壮大娃哈哈这一民族品牌。同一天,新乡市政府发出对娃哈哈集团的声援信。

  新乡市政府在该声援信中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娃哈哈:“新乡娃哈哈分公司为新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知目前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收购娃哈哈集团旗下非合资企业,我市对您反垄断、争取公平地位与保护民族品牌的英明决策表示理解和坚决支持,相信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娃哈哈集团。”

  在新乡市政府表态支持同时,重庆涪陵区政府、宜昌夷陵区政府等10多家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所在当地的政府也发出声援信,呼吁大家起来保护民族品牌。

  警示豫企

  然而,透视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争议,在市场经济的商业伦理下,是遵守市场契约精神,还是强打民族经济主义的保护之牌,是值得国人认真思考的。

  虽然新浪网的调查清晰地反映出90%以上的被调查者,支持宗庆后保护娃哈哈品牌的行动,但是,理性还是告诉人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操守,是由合同来说话的。这一商标争议也足以给迈步走上经济全球化的豫企以警醒。

  郑州金册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管理学博士陈广明说:“很多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往往是生存难题,因此在同外资合作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品牌问题,而当企业做大之后,品牌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他认为,中资企业若同外资合作,一定要注意合同文本的制定,像控股比例、品牌使用等方面一定要界定清楚。同外方谈判的专家一定要多元化,避免掉进陷阱。另外,政府也要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给同外资合作的本土企业以支持和引导。

  陈广明说,国外也很重视保护民族品牌,他们的政府在保护民族品牌的过程中也给中国地方政府作出了范例。陈举例说,在美国内华达州,如果有外国企业来并购其本土企业,就必须经过该州政府的同意才能进行。可见,地方政府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扮演旁观者的角色。

  品牌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企业与政府应该合力保护,但是,在国内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上,政府在融资环境上的缺位,更是导致国内知名品牌面对凶险的外资,仍然投怀送抱的原因。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娃哈哈当初和达能合资之时,正是娃哈哈处于生存困境之日,国内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投放设置了太多太高的门槛,在无法获得国内金融资本的输血之时,无奈投向外资,这是国内民营企业不得不走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讲,娃哈哈落到目前这个境地,地方政府也是有责任的。

  “虽然娃哈哈品牌之争让国人警醒,但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同国外优秀企业打交道,不能因为挫折而中断。对国内企业尤其是豫企来说,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看待同外资的合作,不能因为暂时的资金紧缺,而放弃长远的战略利益。”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说。

  张保盈告诫企业家:“不能因为暂时发展的瓶颈而疏忽合作的关键问题,在合约洽谈过程中,要加大专业度的考量,注意细节,同时作出承诺也应该遵守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企业家,漠视已经生效的合同文本其实就是不讲诚信。在合同签订之前,可以做各种博弈,但合同签订之后,就一定要严格遵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