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市值管理应谨防7大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14:40 国资委网站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割裂,大股东利益不受股票交易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市值管理一直不是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上市公司对市值的关注仅限于吸引投资者、扩大融资的需要,大股东自身经济利益与股票市值没有直接联系,也缺乏足够的动力进行市值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全流通使得非流通股可进入证券市场交易流通,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与大股东经济利益紧密相连,也为实行市值管理提供了契机。在这个全新的制度环境中,所有上市公司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市值。

  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有意识和主动地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和最大限度地经营价值。

  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关系

  在成熟市场,公司的内在价值一般都能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市值就等于价值,所以公司更多地关注的是其价值创造能力,价值管理普遍流行,并不存在市值管理的概念。

  但在新兴市场,市值与其内在价值大幅背离的现象较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市值管理,我们可以这样说,市值管理是建立在价值管理基础上的,是价值管理的延伸。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股东对股价的关心与日俱增。我们需要采取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管理方法来实行市值管理。它不仅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还要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使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市场表现相吻合。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进行价值实现。

  价值管理是基于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体制,是强调价值创造的管理体制。企业集中于股东价值创造可以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也就是说股东回报是首要的,因为只有保证股东能得到足够的回报,公司才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获得维持发展的资金。而其他利益相关者才能从公司的持续发展中受益。

  通常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为机构投资者所服务的分析师们对一只价值型股票的评价大致从3方面入手:公司基本面、投资者预期、现金流。这三者被认为是一个动态价值创造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主体。来自分析师的估值模型显示公司基本面就是企业业务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提升公司基本面价值,产生现金流,这需要通过盈利性增长来实现,并且增长只有在业务产生的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时才能创造价值。价值管理正是遵循这一规律,以价值导向成为战略制定、融资安排和公司治理的基础,指导管理者制定相关的经营战略、作出经营决策、安排最优资本结构、评价实际的经营绩效、设计有效的管理激励方案,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

  市值管理的误区

  目前,市值管理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对市值管理的认识多种多样,其中不乏许多认识误区。澄清这些误区,让所有上市公司树立正确的市值管理观念意义重大。

  误区1:市值是上市公司股本乘以股价之积(市值=股本×股价)

  股价是个变量,瞬息万变,它直接传导市场的真实波动,在股本可比的情况下,市值因股价的涨跌而增减。因此,市值的变化要看市场的脸色。在估值能力强有效的成熟市场里,市值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具体体现,等于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财富价值。但在中国这种弱有效市场中,股本×股价之积只是市值的外在表现,市值的内在本质在于它是公司综合素质或价值的集中体现。

  

证券投资学理论告诉我们,有两大因素影响股价:一是内因,即股票的内在价值;一是外因,即市场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发现和认同。前者是本,因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好的价值,理论上来说,就会有一个好的价格;反之,没有好的价值,就难有好的价格,即便出现了好价格,由于没有价值的支撑,也不可能持久。然而,后者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它有自己的估值标准、涨跌周期和行为偏好,加上信息不对称因素,所以同样价值的股票在市场上,可以有溢价和折价之分。

  误区2:市值差别=股价差别(如股本不变)

  市值的大小的确与股价涨跌密切相关;但真正决定市值的不是股价,而是股价背后、影响股价的深层价值因素(盈利能力、成长前景、行业地位、团队素质、治理结构、运营规范、战略思路、投资者关系),我们不能仅仅将市值的大小由股价的高低来确定,还应该看看公司的深层因素。

  误区3:市值管理=股价管理(甚至股价操纵)

  市值管理的确需要关注股价,但关注决不等于直接管理甚至操纵。因为股价由市场形成,不能、不可、也不容许管理。从这个角度说,市值管理是价值管理,重心在决定价格基础的价值上。

  误区4:市值管理=迎合市场(市场主力)

  市值管理需要考虑市场因素(周期、规律、市场人气、投资偏好、估值标准等),但考虑市场因素决不等于迎合市场。不迎合≠不理睬;你不理市值,市值不理你;市值管理是必修之课;市值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贵在因势利导。

  误区5:市值管理=追求股价的最高化

  股价上扬的确对提升市值有直接影响,但股价最高化决非市值管理追求的目的;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也不等于股价最高化。价值管理发端于成熟资本市场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我们可以把价值管理定义为“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尽可能高于投资者投资成本之资本收益”。价值管理是通过科学专业的方法与工具提高股东收益----这一收益将主要反映在企业股票市值上。公司价值之体现,涉及公司战略、公司理财、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4个方面的内容。而这4方面,又可细化出若干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课题。与单纯追求高股价相比,上市公司良好的价值管理更应该体现在能够得到资本市场广泛认同方面,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要认同公司的理念、内在价值,市场要认同公司能够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估值目标。

  误区6:市值管理=中国特色

  海外市场的确没有市值管理一词;但海外成熟市场有价值管理(VBM)。成熟市场里,价值=市值,价值管理是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的自觉行动。李嘉诚李氏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市值管理史。由于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还不能马上将市值体现为公司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市值管理,但它只是个过渡,当市场成熟以后,市值管理也就等同于价值管理。

  误区7:股票价格可操纵=市值标准不可取

  股价的确具有可操纵性,且此类案件时有发生,但操纵得了一时,操纵不了一世,价格不可能长期背离价值,而且操纵股价是违法行为。市场价格是公允价格,操纵案也毕竟是少数,市值标准在海外成熟市场早已通用。

  作者:刘国芳

  来源:《上海国资》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