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推工资集体协商制 关注一线收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10:2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李芃 

  伴随着2007上海企业工资增长平均指导线的划定,一个<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也同期出台。有迹象表明,除了上海职工今年的平均工资增长水平可望达到9%,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根据上海市劳保局、市总工会、市企联等有关通知,全市企业将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今年,那些一线职工工资较低且长期未增长或增长缓慢的企业,将作为工作的重点。

  员工与管理层收入差距拉大

  根据统计,2006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29569元,月平均工资为2464元。按照有关文件,2007年上海市企业工资增长的指导线上线为12%,下线为3%。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定出的平均线在9%。

  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是指在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提出的当年工资增长指导意见。今年上海定出的9%的工资增长平均线,就和去年GDP的增长水平相当。

  上海社保局政策研究室的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城市都有最低工资线,而对工资增长幅度作出指导,可算是上海领先的地方。

  今年上海更将目光投向一线工人。在企业工资增长平均指导线出台的同时,<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正式公布,呼吁企业关注一线职工工资分配问题,提出对工资水平低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比例,或两年以上不增薪以及工资增长缓慢的一线职工,在安排工资增长时,要予以倾斜。

  上海市总工会保障部的人士透露,他们在2006年对250家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50.6%的职工在近3年内没有加过工资,最长的6年来分文未加,与经营者和管理层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有的竟差数十倍。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亏损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层年薪仍居高不下,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

  此次颁布的<意见>强调,企业应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合理确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产服务等各类人员的工资水平,使各类人员工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线职工未增加工资的,经营者工资也不能增加。经营者工资超过一线职工一定倍数的,一线职工的工资增长不能低于经营者工资增长幅度。

  期待制度硬约束

  “只涨老总不涨员工”是很普遍的,了解去年调查情况的一位总工会人士表示,前几年热闹非凡的MBO,也加剧了工资收入的差距。国家后来一度对MBO加强了监管,但是企业工资增长则很难有硬性的约束。

  上海市总工会的人士指出,工资增长水平与企业职工的博弈能力也有关系,上海企业工资增长平均指导线已经搞了不少年了,要让它真正发挥左右,还要靠社会的公开监督,建立公开公示和社会预警机制。

  

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社会保障的人士认为,职能部门应该帮助和指导企业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工资结构,制订岗位工资、奖金分配、津贴补贴、工资支付等,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使管理量化、有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