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项俊波:完善开发性金融体系 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0:28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杨建莹

  本报上海5月13日电 记者杨建莹报道 主题为“开发性金融与中非合作”的非洲开发银行年会金融研讨会今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围绕开发性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项俊波出席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他表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非洲所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帮助欠发达地区早日摆脱贫困的束缚与困扰,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均衡。而利用好金融手段,进一步完善开发性金融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项俊波指出,在制约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金融的支持和参与程度。虽然欠发达地区在吸引资金流入和足够的金融支持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并不意味着金融在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方面就无所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起完善的开发性金融体系。项俊波认为,开发性金融体系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又包括了政策性与商业性兼容的其他金融扶持形式。在欠发达地区,当这样的开发性金融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后,就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或适合的金融工具,为那些缺乏资本积累但却拥有生产技能或资源的人群和地区提供金融支持,使其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即使同样遵从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原则,金融也能够将资源调动到那些因客观条件限制而发展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并努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福利和消费水平。

  项俊波重点介绍了中国在发展开发性金融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首先是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主要措施包括:设立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为欠发达地区注入信贷资金;依托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和信用,发挥其催化和媒介作用,促进商业资金进入瓶颈产业和欠发达地区;央行通过对支农再贷款在地区之间的额度调剂,重点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实施扶贫贴息贷款等。其次是加强政策引导。主要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市场力量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和资金投入。主要措施包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运用利率杠杆调节和引导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有效调动了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放宽了金融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在西部欠发达省份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和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改变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萎缩的局面。第三是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提供开发性政策性信贷支持时,借助"捆绑式"区域授信等方式,与地方政府约定共建信用,借助国家信用、开发性金融信用和地方政府信用强化企业信用,推动了欠发达地区信用体系的建立。同时,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努力营造司法公正的良好环境,更好地保护金融机构债权,改善信用。

  部分与会代表也表示,完善开发性金融体系,帮助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束缚和困扰,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均衡,对于中非双方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在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尝试,对于非洲各国也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中非双方还应进一步加强在金融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把中非合作推向纵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