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效益审计理念在行政事业审计中的运用(07-5-9)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 15:53 审计署网站

  审计署在《2006年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要“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可见,在不远的将来效益审计将在我国政府审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将效益审计理念运用于行政事业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效益

审计理念运用的内容

  (一)运用于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的经济性。主要是围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效益审计评价,这方面的审计内容是目前行政事业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重点是围绕被审计项目的资金是否节约、经济效益如何等来考核评价被审计事项。如预算支出是否合理,是否按法定预算用途使用;预算编制是否可行,设备物资是否有效使用,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贯彻节约原则,有无损失浪费情况。这部分效益审计的特点在于直接以货币价值形态为单位尺度来衡量评价被审计项目的效益情况,运用的审计资料主要是财务资料。

  (二)运用于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效率性。内容主要涉及部门单位或审计项目管理方面的效益状况。如管理系统和责任机制是否健全,有无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是否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行政管理是否经济有效等等。也就是从管理角度来考察被审计项目的效益状况。其特点在于效益状况不以货币价值方式来评价,而是用其他量化指标来衡量,如“时间”和“空间”、“工作量”等非货币价值表示的效率指标来衡量。行政管理效率的改善虽不能马上反映在用货币价值来衡量的评价结果上,但通过查明效率低的原因,可揭露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结构的不合理性,便于促进管理职能的提高。

  (三)运用于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活动的效果性。内容主要涉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工作计划目标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即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是否按预算执行;被审计单位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良好成效;行政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预期要求,资源利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否可行有效等。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这部分的审计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尤其是对医疗卫生等“窗口”行业部门的工作效益评价时,就不仅局限于经济效益问题,而应更关注社会效益问题。

  二、效益审计理念运用的途径

  (一)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对效益审计理念加以运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效益审计,依然要从审核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真实性和合法性入手,以便将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有机结合。既对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也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使效益审计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否则会计信息的虚假,必然导致效益审计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不当的结论。

  (二)揭露行政事业单位损失浪费问题,运用效益审计理念评价支出效益。杜绝损失浪费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是效益审计理念运用于行政事业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需要紧扣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支出范围是否过大、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投资项目有无投入产出效果差、有无损失浪费等问题来运用效益审计理念。通过评价资金支出的效益,优化支出结构,促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运用效益审计理念来采用综合分析方法,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效益审计涉及面广,既要从微观去计算分析又要从宏观去判断和评价,除采用传统的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抽样法等财务审计常用的方法外,还需用到经济学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以及现代管理方法包括量本利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决策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综合分析方法,以达到效益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统一。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只有选择了适当的技术方法开展效益审计,才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才能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审计评价和建议,才能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

  (四)运用效益审计理念开展后续审计,检验行政事业审计成果。运用效益审计理念,必须加强后续行政事业审计工作,实施跟踪问效机制。通过后续审计,检查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及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审计建议得以全面落实和执行。

  三、效益审计理念运用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提高对效益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要形成一种效益审计势在必行的态势,切实转变现行审计思维模式,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上。同时,要意识到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渐推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可率先选择与国计民生有密切联系、社会关注度较大的项目,待取得经验后,再向其他领域拓展。

  (二)关注长期效益来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不能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现实的、短期的、局部的经济效益,要密切关注前后年度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在关注短期效益的同时兼顾长期效益。

  (三)注重质量审计与数量审计相结合来考核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只有将数量指标结合质量来分析,才能对行政事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出全面真实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成果在数量上的变化,更要注意考察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直接工作成果分析,而且还要考核这些工作成果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毕竟宏观效益才是衡量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指标。

  (四)尽可能的规避审计风险,不能离开问题空洞地评价效益。效益审计是在真实性、合法性基础上,揭露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问题,并从中找出影响效益的深层次原因。“揭隐患促效益”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一大特色。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和最佳切入点,以揭露支出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主要手段,以柔性评价为主(切忌超范围评价),使审计对效益的评价能够经得起群众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尤其是对社会效益的评价要引起特别重视,因为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大量的经济活动更注重追求社会效益,所以在评价社会效益时要特别慎重。(作者:

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李蕴洁)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