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冲破数控铁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 02:54 第一财经日报

  从“西门子让你到什么水平你就到什么水平”,到国外企业被迫对出口中国的数控产品大幅降价,背后凝聚了中国“数控人”20年的不懈努力

  赵何娟

  这是一场战斗。20年来熊清平一直坚信,他和战友们一定能够取胜。

  熊清平是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中数控”)的董事副总经理,他的战斗任务,就是和中国“数控人”一道,冲破发达国家在数控技术领域对中国的封锁。

  令熊清平激动的是,虽然20年前与他一同进入国内最早的数控中心的近40个年轻人,如今只剩下2个,但手中的红旗,距离最后的山头已越来越近。

  一封写给总理的信

  今年1月,一封署名太原某大型机械公司老员工吉某的信,送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办公室,信中急切表达了对国内数控技术领域“沦陷”的担忧。

  吉某在信中表示,20年来,我国在机械加工的自动数控领域与国外的距离越拉越大,“而数控技术恰恰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最重要尺度,它的迅速发展,远远比多生产几千万吨钢铁更为重要。”

  信中举例说,西门子作为国际最大的数控系统公司之一,其软件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国内型,一种是出口型;如果从该公司进口数控软件,“西门子让你到什么水平,你才能到什么水平。老牛鼻子牵在外国人手中,这是一个瓶颈。”

  熊清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吉某所担忧的情况很真实,汽车、军工制造、装备制造业等都要依赖数控技术,而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长期以来基本依赖进口。在这个几乎被国外公司完全垄断的市场,垄断者经常会向国内企业开出天价,有时甚至愿出天价也买不到想要的产品,因为国外政府的“封锁”。

  1986年,华中科技大学时任校长黄树槐到日本参观一家国际著名数控技术公司。他惊讶地发现,该公司的产品有三种样本,以三种颜色来区分,分别面向不同的出口目的国。这些产品在硬件上基本一致,在性能上却差异很大。他进一步了解得知,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正是经过技术“裁减”的。“这是一种技术歧视。”该校长说。

  吉某的信引起了温家宝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一位领导人批示:“要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解决好有关政策扶持问题,努力扭转中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

  艰难求索

  事实上,为了打破国外在数控领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国内专家们早就开始了艰难的努力。

  上述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黄树槐从日本回国后,就在1989年组织近40个年轻人,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数控研究中心。熊清平就是其中之一。该中心奠定了此后华中数控研发团队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原有数控中心的基础上,华中数控诞生。华中数控在创业之初提出了“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稳扎稳打的市场策略。“大道”是指数控系统与主机厂机床的批量配套机床,这个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占领,国内企业都不敢贸然进入,因为风险太大。

  “两厢”则是指传统机械化的数控化改造和数控教学市场,由于其市场过于细化或技术服务难度大,国外厂商不愿做。华中数控看准了“两厢”是一个直接面向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市场,他们一方面把实验室搬到企业车间,派驻最强的科研阵容为产品销售鸣锣开道;一方面大力开拓数控教学市场,因为熊清平坚信,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客户”。

  在熊清平的记忆中,每一个进步,对华中数控来说都来之不易。

  1995年春节前夕,他们获悉四川东方电机厂准备改造几套大型机床,便登门造访,但对方不放心。最后,因为对方总工程师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情面”,华中数控获得一台旧机床的改造资格。

  但东方电机厂开出的条件是先免费,等安装调试成功了再给钱。作为公司技术骨干的熊清平在现场一泡就是两个多月,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干,硬是改造好了这台设备,效果超出东方电机厂的想象。这样一来,东方电机厂又把10多台大型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合同交给了华中数控。

  江汉大学教授范超毅告诉本报记者,他过去在武汉一家著名的机床公司做总工程师时,也曾很瞧不起华中数控的产品,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他非常支持国内数控企业的发展。“国内企业要多给国产数控产品机会,(国产数控产品)才能生长得起来,产业才能做大。”

  通过上述“科研式”销售,华中数控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又开始了新的战略——“进军大道,巩固两厢”。

  在以华中数控为主的国内先进数控企业的快速发展之下,以前端着架子的外企也开始调整战略,提高服务。比如,一种进口的中端产品中心数控铣床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初要价30多万元,到了2000年已经降到了20万元,最近更是降到了不到10万元。就连国际巨头长期垄断的“五坐标联动数控系统”,进口价格也开始下降,“这可以说是国内数控系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范超毅说。

  “开放式”对抗封锁

  “五坐标联动数控系统”的技术突破正是出现在华中数控。熊清平认为,华中数控取得该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公司坚定地坚持了“开放式”路线。

  要让国人使用国产的数控产品,首先要质量过硬。经过多方研究分析,华中数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抛弃了国外流行的以专用计算机为软硬件平台的技术路线,大胆走上“以通用工业计算机为硬件平台,以Dos、Windows为开放式软件平台”之路,从而避开了硬件制造的“可靠性”瓶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软件技术创新上。

  熊清平解释说,国内走西方老路,赶不上人家,也没有那个实力,走开放式之路,就可解决“短腿”问题。有了开放式的通用计算机平台,随着计算机发展,PC发展到什么阶段,系统就可以很快升级到什么阶段,在成本上也要低得多。

  范超毅也认为,采用通用工业微机作硬件平台后,国产数控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具有了与国外数控系统产品竞争的能力。

  不过范超毅也提出,国内数控技术还要解决可靠性问题。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主要是平均无故障时间。在这方面,国外最好的是日本法纳克,其数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为3万小时,数控机床为3000小时;而目前国内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最好的也就在6000小时,数控机床为800小时,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对此,熊清平说,华中数控要用5~10年时间来拉近与国际企业的差距,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达1万小时。

  此外,华中数控还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上市。在市场开拓上,公司刚于4月下旬与美国一家企业进行了合作谈判,熊清平认为:“打入国际市场,是必走之路。”

  4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超过23.2万观众领略了中国机床产业近年来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字显示,过去5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科研攻关、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全行业平均每年完成科研项目100项以上。“国产机床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青睐,

自主品牌崛起的现象正成为机床业的一道风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对媒体表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