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深圳整治四非法证券交易窝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 01:25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庄少文

  时下股市火爆,各种各样的非法证券经营活动也有所抬头,而且花样不断翻新。他们假冒一些券商和基金公司的名义,以“可提供股票内幕消息,获取高额回报”为幌子,引诱投资者上当,不少投资者因不辨真假而被骗,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日前,深圳市整治非法证券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部署了一次“打非”的联合执法行动。

  4月底,协调小组办公室召集深圳证监局、市工商局、市经侦局、福田和罗湖公安分局等联合执法小组相关单位,召开了联合执法小组会议,对当前深圳市整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会后,联合执法小组开展了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对四家涉嫌非法证券经营的网点进行现场检查和整治。几家证券报和地方报的记者应邀随行采访,本报记者跟随罗湖执法小分队上了车。

  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罗湖区某大厦,这里有两家非法证券经营机构。记者在其中一家见到,公司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煽动人心的所谓“励志”标语。狭窄的办公场所里,四、五十名男女正边盯着电脑屏幕上的

股票行情边对着电话侃侃而谈,俨然一副“投资顾问”的派头,而其年龄不过二十出头。每个“投资顾问”座位上,都有一份印着密密麻麻手机和电话号码的资料,而座位前方的挡板上,则贴着几张“秘笈”,上面写满种种如何骗投资者上钩的方法。在一间小屋子里,一名“讲师”正口沫横飞地给新来的员工上课。而那些年轻人正沉浸在狂热的“发财梦”中。

  联合执法小组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非法机构隐藏在高档写字楼中,对客户和业务人员都有较强迷惑性;他们借境外基金、证券公司或境内正规证券公司的名义开展业务,虽领有工商营业执照,但自身并不具有相应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这些机构已具有一定规模,如记者见到的这家,仅现场员工就达数十人。而有的不法分子在某住宅区内设网点冒充基金公司向客户推荐股票,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收益分成。这种隐蔽在居民区内并冒充合法机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值得有关方面关注警惕。

  检查中,联合执法小组还发现,某投资管理公司以投资为名,通过电话、网站等渠道招聘股票操盘手,并以月息3%的高息招揽客户并向其提供融资,还从事代客

理财业务,这种非法融资与非法证券经营活动结合的行为,是近期市场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

  联合执法小组在现场检查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对现场的一般业务人员和客户进行宣传教育,宣讲相关法律规定,要求非法机构和网点立即停止非法证券经营与咨询业务,投资者也不得参与非法活动。

  目前,有关部门正根据各自分工,继续深入调查。本报记者将进一步跟踪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