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农信社改革路径选择 争辩二次注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 12:18 《财经》杂志网络版

  如果缺乏深层次的改革,农信社的第二次注资可以确定不是“最后的晚餐”

  启动于2003年8月的农信社改革近来显得颇为沉寂。

  4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道称,4月19日,央行行长助理易纲介绍说,农信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的发行和专项借款的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截至2006年底,央行共发行专项票据1656亿元;财政还以保值贴补和税收减免的方式向农信社提供了187亿元的资金支持。

  按照这一说法,到2006年底,农信社“花钱买机制”策略应已“初战告捷”。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此时农信社系统却传来了“包袱过重、亟待再注资”的呼救声。

  据《财经》记者了解,截至2006年底,按农信社根据银监会要求于去年全面推行的贷款风险分类(俗称五级分类)标准,注资后的农信社不良贷款比例仍高达27.7%,这比农信社按“一逾两呆”(也称四级分类)标准的数据要高16个百分点。按照2006年底农信社已分类风险资产26362亿元计,农信社的不良资产仍然有约7300亿元。

  因此,尽管有着“最后的晚餐”之称的首次注资尚未完全落实,有关第二次注资的呼吁已纷至沓来。业界一般认为,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在15%以上就很难靠自身消化,如果要将农信社的不良资产按五级分类标准降到15%以下,农信社需要的再注资额至少3000亿元左右。

  究竟是第一轮改革之前没摸清家底,还是改革过程中继续累积了不良资产?事实上,目前的财务数据虽经监管部门的严格督察,仍然缺乏可靠的第三方外部审计。在农信社注资改革之初,即有专家指出,“在缺乏对农信社包括不良资产、运行机制在内的彻底调查和反省,缺乏清晰的改革目标、战略和方法的情况下,花钱可能买不到机制,过两三年,农信社会重新陷入要求政府救助的怪圈。”时间仅仅过去两年,当时的预言竟一语成谶。

  《财经》报道称,农信社的窘状,一方面使得第一次注资的成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为全面反省农信社改革、调整改革方案提供了机会。

  专家分析,中央政府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认可前一段时间的改革“成果”,承认目前农信社的财务缺口是由于改革方案推出过于仓促,事先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摸清农信社底数,造成补贴不足;结论是不提任何条件继续进行补助。这是农信社自身最乐于看到的。

  这种两段式改革弊病也显而易见。

  首先,现在的五级分类数据在缺乏外部审计的情况下,如何能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注资?其次,如何分辨新增的不良贷款究竟是严格了分类标准增加的,还是在2003年启动改革后三年管涌的?这无疑为改革带来巨大的道德风险。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农信社的不良贷款中有更多的部分是由于体制不顺、经营不善造成的,如果对改革方案和农信社的现状不做深刻反省,事实上不可能推动农信社有彻底的改变。

  另一种选择是痛定思痛,全面反思和总结农信社改革的教训,包括改革的目标、试点设计、指导原则、评价标准、时间框架等,对下一步改革做通盘考虑。据《财经》记者了解,现在国务院已要求银监会牵头16个部委制订有关农村金融的改革方案。但有关改革方案还应充分听取更加中立的各政府部门、研究者的看法。

  《财经》评论指出,农信社改革必须和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和建立退出机制同步进行,惟有如此,才能打破农信社在农村金融的垄断地位,从外部机制上使得农信社有动力在竞争中降低成本、优胜劣汰。在这方面,银监会已有所动作,于去年底出台了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诸多政策,进展和成效还有待观察和总结。不过,目前在农信社退出机制问题上仍缺乏方案和行动。如果缺乏深层次的改革,农信社的第二次注资可以确定不是“最后的晚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