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海南三亚财政局:向创新要财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9:41 中国财经报

  周俊

  三亚,中国惟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建省前,三亚又小又穷,穷得就剩下自然美了;建省后,三亚是一年比一年富,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美。这完全得益于其财政制度的不断创新及财力的不断壮大。

  培植财源,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

  2003年以前的三亚,地方财政收入仅有3亿多元,只能维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和保证机关正常运转。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与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极不相称。

  为了广开财路,不断做大财政经济

蛋糕,三亚市财政局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采取财政安排贷款贴息和拨付企业发展技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扶持航空、旅游、电力、海洋等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基础建设,整顿经济秩序,改善投资环境,使全市呈现出旅游市场旺盛、
房地产
业火爆、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的大好形势,为财政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和举办大型节赛活动,扩大三亚的知名度,促进三亚优势产业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通过广泛开展课题调研,挖掘税收潜力。近年共组织完成了房地产业税收、家庭旅馆业税收等19个方面的课题调研,并积极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2005年在三亚市财政局的建议和配合下,三亚地税局成立
房地产税
收征管办公室,全面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当年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就达2.2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2006年为3.65亿元,比上年增长66%,成为拉动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税源。

  三亚市财政局还创新公共资源管理,拓宽收入领域。近年来,随着三亚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政府公共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户外广告业迅猛发展,海上娱乐业方兴未艾,海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房产热引发河沙开采剧增等等,但由于管理滞后和不规范,致使政府公共资源长期被无偿使用或价值严重低估,造成政府收益大量流失。三亚市财政局经过几个月深入调研,拟定了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河沙开采权竞价拍卖、小汽车号牌竞价拍卖、网吧经营许可证发放等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通过市政府的审议并以政府文件印发。在2006年12月,先后两次拍卖了首批10块高立柱广告牌使用权及百福湾25公顷旅游用海权,成交金额分别为478.5万元和995万元,首开海南省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权公开拍卖的先河,此举不仅创新了城市公共资源的管理方式,促进政府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拓宽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新领域。

  从2002年的33467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100947万元,三亚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1.8%,实现了财政的跨越式发展。

  优化结构,财力分配辐射新领域

  三亚市财政局牢固树立民本财政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向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财力分配上,一是关注新农村建设,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2002年至2006年四年间,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4.53亿元,年均递增22.5%,确保了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百吨百艘深海捕捞船、“十头万户”养殖工程等惠农项目的实施。二是扶持弱势群体,大幅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四年间社会保障投入4.78亿元,年均递增25.1%。建立了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完成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保障向失业保险转轨;建立健全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发放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贴息,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幅增加对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四年间,仅教育支出就达6.29亿元,年均递增43.5%,支持建设了三亚市高级中学、广播电视大学等。全市D级校舍危房提前一年全面改造完毕。2006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3100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7万人。近三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13503万元,重点用于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改扩建,加快了基层卫生院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力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2006年全市农民参合人数达到了22.5万人,参合率91.5%。

  在构建三亚公共财政框架过程中,三亚市财政局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全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实施国库管理改革,有序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稳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系统,规范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此外,还进行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行政府投资评审制度,加强财政监督,完善财政监督体系,改革市镇财政管理体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