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从城市到城乡:中国进入城乡规划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 09:4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综合新华社电

  城乡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24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在总结城市规划法和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草案分别对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城乡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意味着我国正在努力打破原有的城乡分割规划模式,进入城乡总体规划的新时代。

  严防“政绩工程”

  对于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盲目扩大

城市建设规模,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现状,首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城乡规划法草案规定了严厉的禁止性条款。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24日表示,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规划是严格实施城乡规划,防止一些地方脱离实际、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前提和基础。

  规划不得因领导变更而变更

  为严防政府某些领导人或者建设单位随意变更规划,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城乡规划法草案,要求城乡规划经批准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予以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查阅已经公布的城乡规划。

  汪光焘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就草案作说明时指出,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体现在已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违反法定程序,随意干预和变更规划。

  进入城乡总体规划新时代

  相对于现行的

城市规划法,从“城市”到“城乡”,一字之差,意味深长:中国正在打破原有的城乡分割规划模式,进入城乡总体规划的新时代。

  专家指出,我国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差异大的特点,决定了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为了保证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草案明确了规划制定的程序,要求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予以公告,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将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作为城乡规划报送审批的必备材料;村庄规划在报请审批前,还要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

  七大原因催生城乡规划立法

  城乡规划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汪光焘表示,七大原因催生城乡规划立法。

  ———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以及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擅自变更规划,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需要提高;

  ———乡村规划管理非常薄弱,现有的一些规划未能体现农村特点,难以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农村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严重;

  ———长三洲、珠三洲、环渤海等地区迫切需要统筹协调,避免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的改革,现行规划实施制度需要作相应调整;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出现一些新特点,需要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的违法责任,并对违章建筑的处理作出规定。(综合新华社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