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经济圈背后的关系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8:35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王运宝

  “中部版图上最活跃的改变者。”面对合肥在2006年发生的变化,众多媒体与观察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2006年是中部崛起政策元年,以去年4月的中央10号文件为标志,中部崛起36条政策正式实施已经整一年。这期间,合肥发力之后表现出来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经济总量不仅提前4年突破千亿,更重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以来徘徊在中部省会城市“锅底”的尴尬;发展速度更是在中部“折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低于呼和浩特市0.5个百分点,位居亚军。

  经济提速的同时,一个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也在积极筹划之中。合肥不仅要改变自身,还要携手周边城市共同起舞,毕竟“大合唱”比“独角戏”更精彩。但是,省会经济圈不是省会合肥与周边城市的简单拼凑与叠加,透过纷繁复杂的区域经济表象,构建省会经济圈的背后,演绎着整个区域经济竞争怎样的棋局?正好处于安徽省“天元”之位的省会合肥,又将如何落子?

  “第三梯队”的失落

  “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安徽就开始了三大城市群板块发展的“故事新编”,全新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成型。其中,皖江城市带与沿淮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已于2006年6月出台。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的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预计在2007年年内出炉。

  但是,如果放到整个中部,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已经是后来者,用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程必定研究员的话说是“晚生”。其实,组建城市群抱团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城市群大戏已在各地纷纷登场。然而,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的出场,其背后却存在着一番独特的政治经济学。

  从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来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一二三”梯队:中部最大城市武汉遥遥领先;郑州、长沙组成第二梯队紧随其后;实力基本相当的南昌、合肥、太原同属竞争最直接、最激烈的“第三梯队”,联袂书写扣人心弦的“三城演义”。

  在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中,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城市群,正式进入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视野。从四个城市群的分布来看,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四省各有一个城市群入围,六省中唯独没有江西、山西两省,以至于社会各界、媒体、专家学者都为“两西”鸣不平。从城市群的具体组成来看,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武汉、郑州、长沙不仅榜上有名,而且都是以经济圈核心城市的面目出现,而正巧处于第三梯队的南昌、合肥、太原三座省会城市却意外失落了。对于任何一个省会城市来说,这种“失落”造成的外部负效应是巨大的,合肥与其他城市一样,突然进入到一种“压力骤增期”。

  此时,失落的第三梯队将怎么办?

  没有了入围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政策中区域发展战略的“光环”,第三梯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我努力。到2006年,南昌、合肥与太原三个省会城市,都是所在省份唯一地区生产总值跨进“千亿俱乐部”的中心城市,对于缺乏大城市带动的三省来说,构建以省会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圈,发挥团队竞争力,就成为必然选择,毕竟拳头的力量远大于分开的五个手指头。因此,集中优势兵力,构建以大太原为核心的晋中城市群、以南昌为中心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的决策,便陆续出台。

  其实早在2005年5月,大太原城市群规划研究就已经完成,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规划也于2007年1月出台,再加上将于2007年年内出笼的合肥省会经济圈规划,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无一例外地都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联合舰队”,原本就热闹非凡的中部城市群合纵连横,由于新成员的加入而平添了几分精彩。

  突破“城市群之围”

  如果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论,2006年的合肥在全国的城市排名中,排在50名之外;就是在中部的所有城市中,合肥在8个总量超千亿的城市中排在第7位,仅以60亿的微弱优势超过了太原。合肥在整个中国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原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却由于其承担了太多的希望而显得格外沉重,这种沉重主要来自合肥长期未能发挥安徽省“龙头老大”的带动作用。

  更让人着急的是,合肥长期以来一直面对周边城市的挤压。

  首先从周边省份来看,与安徽毗邻的六个省中,六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都在合肥之上:2006年,杭州的经济总量已突破3000亿达到3441亿元,南京、武汉、济南、郑州都已经突破2000亿元,都是合肥的2倍多,南昌也超过合肥100多亿元,中间的合肥真正沦为了“锅底”。

  周边六个省会城市不仅本身经济实力远在合肥之上,而且都已经先于合肥构建了自己的省会经济圈与省会城市群,组建起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集团军”。环杭州湾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济南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都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其中,多年来一直与合肥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上演“双城演义”的江西省会南昌,已经跳出了原先昌九工业走廊的“窠臼”,跨入到新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大空间之中。

  同时,经过近几年的“跑马圈地”,安徽的

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4市被南京都市圈明确纳入圈内;淮北、宿州等城市纳入了徐州都市圈的“势力范围”;宣城、黄山等皖南城市则转身投向杭州。环顾四周,合肥陷入了周边大城市经济圈的“城市群之围”,遭遇被“边缘化”的窘境。

  省城合肥如何走出尴尬阴影?从周边省份的省会城市来看,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抱团发展”,构建以省会为核心的经济圈与城市群。其中,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省会经济圈,如辽宁省会沈阳构建辽中城市群;山东省会济南构建鲁中城市群,江苏省会南京构建南京都市圈等;另一种是省会城市与省内第二位城市共同参与的大城市群,如广东省的珠三角城市群,浙江省的环杭州湾城市群,

福建省的海峡西岸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江西省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等。

  这种转变,成为省会城市实现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比翼齐飞的不二选择。实际上,正是这种外来的推力,加快了省会经济圈的构建步伐。而合肥本身近两年来的经济发力与提速,则提供了重要的内力。

  合肥提速的张力

  合肥滨湖新城第一路———徽州大道,于2007年3月建成通车,整条徽州大道北起合肥市中心的淮河路,向南直达巢湖湖滨,与规划中的滨湖大道相接。南北纵贯合肥市的徽州大道,经过改造整合之后,行车速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金寨路高架、环线快速通道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整个合肥市加速推进。2006年,除金寨路高架以外的39个“大建设”项目的施工,合肥市投入了42亿元。

  在2006年,提速的不仅仅是合肥的道路,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入等多项经济指标,都在全面提速。17.5%的增长速度,高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从数字总量上看,合肥更是提前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的发展规划。

  “千亿合肥”规划是2003年初提出的,也是在2003年,还提出了如何打造“合肥经济圈”的命题。2003年4月,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和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题组成员,会聚在合肥市规划院,共同探寻如何打造“合肥经济圈”。由合肥市规划系统战略规划课题组为班底组成的经济圈课题组,编制了“合肥经济圈城镇布局规划研究”方案,其中包括科教文化都市圈、环湖园林型都市圈等概念规划。该方案将六安、巢湖等相关行政地域纳入“合肥经济圈”的发展空间,并具体规划了合巢芜、合宁、合六等发展轴。规划还提出力争到2010年合肥经济圈人口突破千万,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个“合肥经济圈”的规划,在时间的流逝中归于平静,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圈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了经济性制约与地理性制约:经济性制约主要是合肥本身的经济实力,2003年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00多亿元,辐射带动力极为有限;地理性制约主要是南京、武汉等周边城市的快速扩张,对合肥的成长空间造成了“挤压”,两种制约造成了合肥难以大展拳脚。实际上,两种制约背后的根本制约可归结为一个,就是合肥本身的经济能量太小。如果把城市群比作区域经济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那么,合肥要撬动以自身为核心的经济圈还需要一个借助支点发力的杠杆,这就是合肥的经济首位度。因此,提高合肥的经济首位度,就成为打造省会经济圈的核心问题。

  到2005年,合肥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按照国际通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从地域半径上看,100亿美元辐射一小时经济圈,合肥在2005年的经济总量是832亿元人民币,正好达到这个标准。到2006年则突破千亿,到2010年,规划实现2000亿元,省会经济的首位度提高到20%,合肥正在突破制约省会经济圈构建的限制性条件。而且,在合肥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的六安与巢湖两市,随着省会合肥的提速呈现出与合肥同步脉动的状态。

  合肥经济总量实现质变的同时,合肥的综合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

高速公路与铁路系统上,以合肥为中心,“米”字形交通网络已全部成型,合肥不再是中国交通网络上的“盲肠”;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巢湖集装箱码头的修建,不仅仅为合肥,也为周边城市提供了强大的航空与水运能力。“通,则不痛”,任何经济圈概莫能外,合肥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是关键性的一步“活棋”,在整个省会经济圈的构建过程中,交通畅通则可实现“一招活满盘皆活”。

  “金角”加“银边”,江淮腾飞战“天元”。围棋素有金角银边,开局要先抢占边角,最后决战中腹之说,“天元”的位置至关重要。沿江城市群和以“两淮一蚌”为主的沿淮城市群是安徽经济格局中的金角银边,省会无疑是安徽的“天元”。棋局如战局,谋势亦如棋!如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上,省会经济圈规划在沿江、沿淮之后,有其内在必然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