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成都:环境治理引入公司治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 23:04 CCTV《经济信息联播》

  在四川的成都市有一条最重要的河流——沙河,它曾经一度是污染严重的臭水沟。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现在,成都市解决了环境治理缺少资金的难题。

  沙河为成都东部450余户工业企业数十万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灌溉4万余亩农田,被当地人称为“生命河”。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2002年当地环保部门拍摄的沙河。当时水质浑浊黑臭,河道淤积,刺鼻的臭味令人无法靠近。沿河有500多个排污口每天向沙河直接排放上万吨污水,污水与河水明显分为两色。

  成都市民说:“ 噢哟,前几年这河里的水又黑又臭,发红,还个鱼儿都没得。”

  环境治理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缺少资金,为了突破这个瓶颈,2001年成都市成立了沙河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尝试用市场化的模式,来介入环保治理。

  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巧说:“ 政府给我们配套了土地,我们把土地作为抵押给银行,我们来贷款,这样资金就投到我们这个项目上,对项目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环保红绿灯):

城市规划 环保先行 从根本上节能减排

  成都市沙河的污染,主要是来自东郊工业区的2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对成都市的成华区来说,把这些企业搬走,就是最有效的环保措施。

  在成都东部的成华区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200多家大型的工业企业。全市百分之七八十的污染源源自这里。从2001年开始,成都市开始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并在远离市区的龙潭建设了1万1千亩的工业区。5年间,完成160户工业企业实施大搬迁。

  记者古峻岭:“我身后的这片废弃的厂房,就是老成都钢铁厂。在2002年他们搬走的时候,这里的地价每亩地仅有100万左右。而现在这周边的地价已经飙升到每亩七、八百万元。”

  搬空了的成华区大力发展房产商贸产业,非但财政没有减少,反而从01年的6亿元增加到06年的34.6亿元,增长了4.8倍。

  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说:“从今年一季度看,它的这个空气优良天数在六城区来看,它是排在前两位。从水来看,沙河现在应该是成都市水质最好的一条河。现在可以游泳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