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11.1%不代表经济过热 不采取力度过大调控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 17:23 东方早报

  作者:张明扬   

    宏观调控“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

  曾在3月份加息中不涨反跌的中国股市昨天却倒在了几个可能引发加息的经济数据面前。根据国家统计局昨天下午公布的数据,3月CPI增速达到两年新高的3.3%,大大超过了3%的央行警戒线;一季度GDP增速达到11.1%,甚至超过了市场本显激进的预期。

  “5.1长假前央行很有可能加息,”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天表示。

  在加息预期的打压之下,沪综指昨天收于3449.02点,大跌4.52%,深成指收于9857.23点,大跌5.23%。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仅仅是一个借题发挥,两市市值便“挥发”了6870亿元人民币之多,不无“过度反应”之嫌。

  耐人寻味的是,在上月央行启动年内首次加息后,股市以大涨回应了那次大利空。

  GDP增11.1% 存在偏快转向过热风险

  “我们原先的预期已经很高了,但谁知道公布出来的数据更高,”渣打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对高达11.1%的GDP增速颇为惊讶,远高于去年4季度的10.4%。从经验上来看,

中国经济界一向将经济热与不热的天然分界线定于10%,高于10%的增速往往会招致决策层经济过热的判断。在市场看来,11.1%给了央行加息一个充分的理由。

  然而,国家统计局却不认同经济过热的判断。“是不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就过热了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天表示,判断经济是够过热需要综合的进行考虑,否则判断难免有失偏颇。

  李晓超强调,尽管运行速度在加快,但当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还是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但他也承认,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就有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运行存在着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

  李晓超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速加快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处于经济起飞和爬坡的阶段,供给相对较为充裕,需求相对又比较旺盛,两种力量的结合或者碰撞往往使经济快速发展。

  解读CPI增速 3.3%仍“在可接受范围”

  而达到3.3%的3月CPI增速更是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即使是放在整个一季度来看,CPI增速也达到了2.7%之多,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5个百分点。根据央行在今年年初的规划,今年通货膨胀控制上限为3%,这被市场认为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警戒线。

  但李晓超昨天指出,从一季度2.7%的角度来看,仍在3%的全年调控目标之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强调,目前的物价上升主是由于去年4季度因粮食价格上涨翘尾因素引起的,“如扣除这一因素,事实上仅上涨1.2%,与上年是持平的”。

  “核心通涨率仅为0.9%”,这才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这一指标的价格状况。他特别指出,按环比计算,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还下降0.3%,从趋势上看,3月份价格比2月份价格还要低。

  后续政策风向 “不采取过大力度调控”

  原定于昨天日上午10点召开的统计局发布会突然被延迟至股市收市的下午3点,这令市场昨天风声鹤戾,几乎解读成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将令人震惊,加息已是不可避免。

  在加息预期的打压之下,沪综指昨天收于3449.02点,大跌4.52%,深成指收于9857.23点,大跌5.23%。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的确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多家投行都作出了近期会加息的判断。“5.1长假前央行很有可能加息,”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天表示。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昨天也表示,2007年央行将加息两次,第一次在四月或五月同时,央行可能会在年内再上调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中金认为,中国1季度的经济趋势不仅表明目前经济过热、发展失衡,而且也显示出了过热的资本市场泡沫风险正在不断加大。该公司指出,中国

股票估值正在逼近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近期加息的几率正日益加大,李晓超昨天也表示,中国有关

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如何变化,宏观调控职能部门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适当调控措施,

  然而,李晓超昨天也强调,“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我们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他指出,政府调控的节奏是是微量、小步、频调,目的就是防止经济的硬着陆。“既要防止大的起伏,又要防止经济增长过慢。(来源:东方早报)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