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应不断加息 防止泡沫蔓延到商品领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 02:18 财经时报
钮键军 一天下跌163个点,4月19日,中国股市用历史上最大的成交量制造了“2·27”以来的最大日跌幅。国家统计局当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成为了压垮股市短期走势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和三月份CPI双双创出近期新高,市场人士普遍预期,五一之前央行将再次作出加息决定,这对于当前已越来越依靠流动性而不是基本面支撑的股市行情来说,其心理影响不言而喻。 但我们认为,尽管加息不利于涉及数千万投资者的中国股市的短期走势,但从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的实际出发,中国加息,而且应该连续加息,否则涉及十几亿人长远利益的中国经济将更加不堪重负。 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季度GDP增长率为11.1%,同比多增0.7个百分点;同时,CPI同比增长2.7%,(3月份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3%),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如果仅从上述数字,还不能判断出央行是否会在近期加息。因为GDP的数字显然偏高 ,但CPI环比有所回落则表明,央行前几次加息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上周先期公布的银行贷款数字,似乎也能支持央行暂时不加息。3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417亿元,同比少增958亿元。对于贷款增长的下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的解释是,在央行不断回收流动性的背景下,加息对于抑制信贷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我们认为,无论是CPI和贷款增长的下降,都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央行不加息的理由。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CPI以及信贷增长显然不能反应中国经济的真正运行态势,CPI和信贷情况也不应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参考指数。 首先,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生活文化习惯,大多数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一直很低,储蓄倾向高企则已相当固化,因此,中国极少出现西方经济学的那种经济过热和恶性通胀同时发生的情况。这在最近10年的中国经济运行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如果央行坚持以CPI作为加息的指标,货币政策可能会严重落后于中国实际情况。 其次,在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并不发达的时期,将银行信贷控制作为主要调控手段无可厚非,因为那时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只能依赖银行的贷款,中央政府只需卡死银行信贷的口子,国内经济的热度就会立刻降下来。但随着中央政府和市场的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股市蓬勃发展的现在,即使受利率水平影响很大的企业债市场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从股票市场中获得其所需的资金。 以房地产投资为例,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措施以求抑制房地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但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544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的这种增长显然值得深究。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比较认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的观点,他曾指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央行调控经济的中介目标显然要随之发生变化。问题是,CPI和信贷增长确实已经不合时宜,那么央行应该以什么作为中介目标? 我们认为,现在将资产价格作为调控目标,显然更为适合。因为在人民币升值以及热钱持续追逐人民币资产的情况下,中国资产价格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再次提出 “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我们认为,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正是当前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症结。 现在国内外较为一致的说法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股市还有待观察。我们则认为,中国股市其实已经出现了泡沫,需要观察的只是泡沫程度。而资产泡沫向商品市场蔓延,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资产泡沫还未蔓延到商品领域时,央行应该先于市场,通过加息等多种手段,为过快的经济发展列车减速。从中国资产价格以及GDP增速上看,中国的加息不应该仅仅是一两次,而应该是不断地加息,直至抑制住中国经济过快增长的趋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