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供养老人的经济成本到2050年将上升18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11:57 新华网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20日电(记者 周慧敏 赵晓辉) 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的人口结构从成年型过渡到老年型,一个直接影响是从事生产和服务的劳动力资源减少,而家庭和社会供养老龄人口的经济成本大幅度上升,这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会刊上撰文指出,按照国家计生委和联合国老龄人口比例预测,以60岁为退休年龄,在2005年到2050年间,供养老人的经济成本,也就是用于这一用途的GDP比例,在中国将增加约180%。

  他认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未来中国的老龄化不仅是程度高,而且速度快。2000年时,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但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将大大高于全球平均值,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他说,为应对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养老保障改革。中国基本

养老保险缴费率已经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不仅企业负担较重,而且成为扩大养老保障覆盖率的不利因素。中国就业压力很大,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难以实施。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单一,养老保障程度较低,仅仅是维持基本生活所需,降低养老待遇没有空间。

  高西庆说,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城镇企业职工缴费为基础的部分积累制

社会保险金制度。2000年,中国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截至去年底
社保基金
市值规模达到3200多亿元人民币。但社保基金现有规模还远远不够应付未来潜在的养老金缺口。

  他建议,中国应进一步把完善社会保障与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调整税收约束与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投入,完全可以在壮大社保资金储备的同时,拉动消费需求,提高经济效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