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北京公共服务绩效达良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11:00 中国财经报

  2001-2006年北京财政投入公共领域资金达4144亿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贺斌 于洁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部门的专家完成了一份《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这也是国内学术界首次以报告形式,全面评估我国公共服务的绩效。在这份报告中,专家们建立了一个包含165项指标的政府公共服务综合评估体系,全面评估了我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一般性公共服务等八类基本公共服务。其中,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绩效达到了良好。九成财政支出为公共事业“服务”

  北京市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得益于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更加注重增民之利,解民之困,充分体现了“为民

理财”这一理财观念上的变化。记者从北京市财政局了解到,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北京市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2001-2006年,北京市财政对“三农”、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学、文化、社会保障、政权建设等公共领域的投入总额达到4144.6亿元,年均增长23.4%。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74%提高到了2006年的89.2%。

  在不断加大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同时,公共财政还不断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困难群众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广大的市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财政力促教育公平

  在《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中,北京是惟一一个在基础教育指标达到优秀的城市。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1-2006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额达到988.5亿元。而且在教育投入的方向上,更加注重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突出向郊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办学条件困难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逐步缩小办学差距,并率先在全国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自2005年起,在保证市本级教育投入依法增长的基础上,北京市全面落实了新增教育经费的70%向区县倾斜并重点用于农村的政策,引导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支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办学条件达标等项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了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据了解,2001年-2006年,市级补助区县基础教育发展的经费累计投入达到71.9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等项目。

  此外,北京市还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体系,为家庭贫困学生求学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截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投入9.4亿元,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各项减免政策补助,享受教育减免政策的学生达69.2万人次。

  2006年,北京市启动了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目标工程,力争到“十一五”末期,使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标准,以促进中心城区、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此,北京市本级财政投入3.63亿元,支持农村200所条件较差中小学教室维修改造、教学仪器设备补充、土操场改造,改善接收来京务工农民子女较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及修缮校舍等项目,使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据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介绍,2007年,北京市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完成城区及远郊区县各100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其在主要项目条件上达到新颁布的办学条件标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八类基本公共服务中,北京市公共卫生指标也达到了良好水平。据了解,2006年,北京市共投入资金4.25亿元,通过全市集中采购,对2006年规划内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设备实施标准化配置工作。同时,还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证,实现了社区医护人员“吃皇粮”,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常用药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信息监管”的管理模式,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07年,北京市财政还将继续安排公共卫生专项资金4亿元和社区卫生设备配置专项资金4亿元,用于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并支持启动城镇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和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参加

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少儿和老年人医疗保险基金的建立,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缓解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