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推进邵阳新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4:30 红网-湖南日报

  盛茂林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邵阳崛起的原动力。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6.3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72%,实交税金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0%,安排就业占全市就业人数的60%,民营经济已成为邵阳发展速度最快、后劲最足、活力最强的增长极。当前,在“民营大市”向“民营强市”的跨越中,我们必须强力实施“民营为主”战略,坚持民办为先、民营为主、民企为重,谋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速推进邵阳新崛起。

  一、坚持“民办为先”,确立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发展民营经济,思想是先导,政策是基础,环境是保障。为此,必须坚持“民办为先”,不断探寻发展新思路。一要以优先的思想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民营经济,要破除三种旧观念,树立三种新理念。从邵阳实际来看,要破除“国有经济为重、民营经济为属”的传统观念,明确“主题是发展,主体是民营”的定位;要破除“重外资轻内资、优外商薄内商、宽外企严内企”的传统观念,树立“内资、外资一起抓,全民、集体一起上”的工作思路;要破除民企“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树立“恋乡不守土、敢冒知进退、自信不自满”的创业精神。二要以优惠的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因素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要放宽领域,在产业政策上扶持。坚持“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引导规范”的方针,降低民间投资的门槛,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凡允许外商经营的,都向民营企业开放。不管身份地位,只要来投资创业,都要支持;不论项目大小,只要对发展有利,都要扶持。三要以优良的环境保障民营经济发展。通过深入开展简政放权、代理服务、政务公开和环境测评等活动,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通过规范执行行为、打击不法经营、开展综合治理、维护合法权益等,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通过培养公民诚信意识,重塑诚信美德,建立信用公开、信用评价、信用惩诫制度等,营造诚实守诺的人文环境,从而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民营为主”,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新水平。对邵阳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在民营经济,潜力和希望也在民营经济。要按照“民营为主、特色带动、发挥民力、整合民资”的发展思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邵阳工业、农业、城市和交通崛起。一要在民营为主中促进工业崛起。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与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相结合,坚持民营为主,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民营为主发展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强强联合,把南山乳业、湘窖酒业、曾氏铝业、三一汽车、合力化纤等60家骨干民营企业打造成为我市的标志性企业,逐步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为龙头、1亿元以上企业为群体的工业经济体系。二要在特色带动中促进农业崛起。要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突出特色带动,推进

农业产业化。要依托产业特色,拓宽“产品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特色经济”三个领域。要发挥服务特色,突出“社会保障、扶贫济困、乡风文明”三项服务,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农村扶贫开发、医疗卫生合作、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等多个领域,使民营资本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要立足资源特色,打好“绿色环保、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三张牌,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和高科技农业。三要在发挥民力中促进城市崛起。要以建设“双百”规模和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扩容提质为重点,以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为动力,充分发挥私营经济、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拓城、秀城、融城步伐,逐步把中心市区打造成湘中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四要在整合民资中促进交通崛起。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注重激活民间资本,促进民营经济增量提质。要以高速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大民间资本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公路建设和改造,把邵阳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

  三、坚持“民企为重”,拓展民营经济发展新空间。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提高民企自身素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按照“内增素质、外塑形象、追求卓越”的要求,提高民企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内在动力。一是创新技术。要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成果优势,坚持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相结合,鼓励民营企业选择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

汇率高、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和产品。要提高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三个转变”,即不断由家族经营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由个体分散经营向集体规模经营转变,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管理科学化。二是创新体制。要按照“集聚、发展、壮大、提升”的思路,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进行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打造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
航空母舰
”。三是创新人才。要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为民营企业输送劳技人才,努力建设能力强、观念新、素质高、懂经营、懂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和员工队伍。要实施“回归工程”,吸引有资金、会管理、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回乡创业,并在职业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和专家选拔上与公有企业人员同等对待。(作者系中共邵阳市委书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