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日本经济复苏乏力的连锁内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07:02 第一财经日报
人口结构不合理—消费疲软—经济增长缓慢 陈易明 2002年以来,受美国需求拉动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日本进入了战后最长的经济恢复期,但其国内消费和资本支出却不时反复,令经济复苏步履蹒跚。 我们知道,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是生产持续增长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终端。日本经济受制于内需乏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结构的缺陷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目前的人口结构简言之就是“少子化、老龄化和数量减少”。据日本总务省去年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仅为1.25%。(低于德国的1.3%。);1.28亿总人口中,15岁以下者仅占13.7%,65岁以上者则高达20.1%;出生人数比2004年减少4.4万人,连续5年创最低纪录,并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根据现有数据推算,2025年日本高龄者和劳动人口之比将达2:1;2055年,日本人口总数将降至9000万以下。 这样的少子、老龄且数量不断减少的人口结构,对内需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消费日益疲软 首先,人口的减少意味着消费人口的减少。且原有经济结构中面向中青年人群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和娱乐服务行业等,将不得不缩减规模,从而可能陷入经营危机。 其次,老年人的消费意愿较低。而且越来越多有相当消费能力的日本老年人移民至澳大利亚、东南亚等更适宜养老的地区,从总体上降低了国内消费水平。 再次,高龄人口的增加使得养老金负担和医疗负担加重。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这部分负担转移到了处于工作期的中青年。据日本厚生省统计,日本国民负担率(包括税收负担和各种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 1993年为36.7%,已高于美国的36.5%,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53%,这也削弱了普通劳动者的消费能力。 投资不断缩水 从政府支出角度看,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纳税人数量的下降,将导致各级政府的税收减少。而老年人数量以及比重的上升,也将使政府在养老、医疗方面的负担加重。据日本厚生省统计,由于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上升、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下降,日本的社会保险支出和税收收入之比正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30%。这也挤占了政府用于基础设施等与生产相关的投资。 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国内人口减少和结构的变化使国内市场狭小、企业利润率降低,丰田、本田等大型汽车制造商十多年来均未在日本国内新建工厂,而是把重点转移到美国和其他一些人口将持续增长、消费旺盛的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劳动力不足,松下等大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已升至40岁左右,成本高昂且不断老化的劳动力也增加了企业的薪资支出,侵蚀了企业的利润和股票价值,令企业扩大投资的能力和意愿受到抑制。 从个人投资角度看,一方面,人口减少导致房地产等基础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偏低、相关公司股票的投资收益率降低;另一方面,老年人整体上更偏好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好的国债,从而令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偏低。 中国应未雨绸缪 综上所述,日本“少子老龄”且数量不断减少的人口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日本内需疲软、经济复苏乏力。面对这样的困境,日本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方面大力改革和充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诸如 “黄金计划”等社会福利计划;另一方面相继推出了“新天使计划”等提高生育率的制度,并开始逐步放松移民政策,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 稳定的人口数量和合理的人口结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中国社会目前也已经出现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少儿人口从1982年的34.6%降至2005年的20.3%,;妇女总和生育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2.7%。~2.9%。降至目前的1.7%。;城市生育率与日本相同,为1.2%。左右。预计2015年,中国15~40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将开始下降;202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将下降;2030年,总人口绝对数将下降。 人口问题和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一样,需要有预调和微调。或许我们应该开始在人口政策和养老制度上未雨绸缪。(作者为中国海运集团投资部研究人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