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我师林少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15:52 经济观察报

  徐滇庆

  林少宫老师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引进现代经济学,特别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先驱。

  在1980年夏天,在武汉华中工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林少宫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熟练的英语讲课。在教室里只有四个学生(其中有田国强和我)和一个青年教师。在结束了十年动乱之后,成千上万的青年人以极大的热情回到大学校园接受教育,许多教室都人满为患。可是,在这个课堂中,师生比例为一比五。在当时,这样的课堂是绝无仅有的。黑板上写的全是英文,在一些英文术语下面,林老师标出了翻译过来的中文,在有些术语下面,还打着一个问号。在全国各大学当中,林少宫老师第一个开出了计量经济学。如今在大学经济系里计量经济学都是必修课。可是,在1980年,中国人还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连这门课应当叫什么名字都没有确定。开这门课就好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要有相当大勇气的。林老师凭他30多年前的记忆,再加上他在北京西山计量经济学讲习班上取得一些材料,率先开了这门课。

  当时,我们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任何软件。林老师说,最好有一些中国的案例。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分别收集数据,计算一些今天看来非常简单,但是在当时却显得非常艰难的问题。在学习回归分析中的虚拟变量时,为了研究猪肉消费量和居民收入之间的变化规律,我到武汉商业局收集了各个季度猪肉供应量的数据。显然,节庆假日对猪肉消费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加进去反映季节影响的虚拟变量,计算工作量就要增加好几倍。林老师鼓励我说:“不要怕困难,多花点时间算出来,以后有了计算机,这点工作量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坐着等计算机。现在我们累一点,值得。”在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几个人冒着武汉40OC高温,硬是用手工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后来编的教材增加了一个反映中国国情的例子。

  林老师讲课很有特色。由于没有教材,他根据自己写的讲义在黑板上先写下来本节课的题目,然后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有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就在黑板上推算。如果得到了预期的结论,他会非常高兴。有的时候,推不下去了,他回过头来,望着几个学生,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发现问题。当时,我刚刚从自控专业转到经济管理,从来没有学过经济学方面的课程。我学英文的时间还不满一年,跟着林老师,大半时间是在学英文,对他讲的东西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田国强是从数学专业转过来的,他的英文比我好些。我们在课下说,如果有本教材,让我们先看看,多少要好一点。可是,连教材或讲义都没有,谁都不知道林老师下一步还要往哪里走。那个时候,我们把林老师当作天神一样。惟恐漏掉了他说的任何一句话。他在黑板上写的东西,我们照葫芦画瓢,全抄了下来。回家之后有许多单词不懂,想翻字典,方才知道字典上都没有这些字,迫切需要一部计量经济学辞典。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林老师教会了我们计量经济学。林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在数理经济学上都有很扎实的基础,为我们以后在经济学研究上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林老师不仅非常关注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并且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经济改革政策研究。

  2000年,我在北京参与了

长城金融研究所关于开放民营银行的研究。林老师立刻对这项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和积极支持。他指出,
中国经济
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改革成本沉淀在银行体系中,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潜伏在银行中的不良贷款就可能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麻烦。要趁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赶紧改革银行体制。创建民营银行就是在摸索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在金融制度上创新。这件事情早晚要做,晚做不如早做。林老师亲自出马和武汉地区的一些企业家联络,推动民营银行试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民营银行试点没有在武汉出现,但是,林老师依然时时关心其他地区民营银行试点的进展情况。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林少宫、张培刚等老师的栽培下,华中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批比较优秀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如果没有林老师、张老师的教导和引路,也许我们还要花费不知道多少精力才能摸索到经济研究的道路,甚至很可能滞留在其他领域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林老师正是用自己渊博的学问和高尚的人品教育了一代青年学子。

  作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论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