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目击温岭民主参与式预算试点第三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15:45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房煜 温岭报道

  4月3日下午3点,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办公大楼内,围绕着《关于2007年新河镇财政收支预算调整的议案(草案)》进行的分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三个组的讨论已经结束了两组,农业组和社会组的代表都已散去,只剩工业组的代表还在争论着。

  分组讨论“调整草案”是温岭市新河镇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中的一项议程。温岭市新河镇将民主恳谈机制引入政府预算审议,今年已经是试点的第三年。

  “今年的讨论不如去年激烈,”民主恳谈的主要推动者、温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陈奕敏说,“去年,为了照顾来访的专家和记者,我们要求代表尽量讲普通话进行讨论。结果讲不了几句就吵了起来,家乡话又全上来了,你可想而知有多激烈。”

  而今年争论不够激烈的原因在于,去年

人大代表讨论的,是未经审议的“政府财政预算”;但是,2007年新河镇的财政预算在今年1月的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已经在未经“民主恳谈”的情况下顺利通过,“民主恳谈”的空间只剩下已通过预算的“调整草案”了。

  “民主恳谈”机制原是温岭市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器,这一举措受到广泛好评后,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推动下,温岭市决定将这一机制嵌入政府机制中,选择的突破口就是“政府财政预算审议”,目标是,让人大的说话分量更重。

  然而,当改革进行到第三年,如何进一步深入下去,面临着种种不同的选择。

  改革的最初倡议者之一,北京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认为,第三年的改革应与往年有所不同。

  试点第一年的2005年,当时程序比较简单:人大代表提意见建议—修改预算草案—修改后的预算草案返回人大代表手中,审议并通过。

  在2006年,程序的变化在于第三步,即修改后的预算草案返回人大代表手中后再进行一次分组讨论,如有不同意见,5名以上的人大代表可以联名写“修正案”并提交大会表决,最后才是整个预算草案的表决。2006年的改革当时发现两个问题,李凡说,一是当年代表一共提交了8个修正案,结果有6个不合格。写财政预算的修正案一个起码要求是调整后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要平衡。因此,2007年特别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请专家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二是在对预算修正案进行举手表决时,代表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许多人事后表示有意见,但是当时不敢举手。于是,2007年的程序设置为:将举手表决改为票决。

  当天下午的分组讨论显得波澜不惊。专家表示,就看明天的大会开得怎么样了。

  第二天

  4月4日上午9时大会准时召开,镇长郭海灵率5名副镇长主席台就坐。人大代表们坐在主席台下1-10排,10排以后是来列席旁听的群众代表,也几乎没有空位,经过多年的民主恳谈实践,当地群众参政议事的热情十分高。

  对预算调整的质询开始后,许多人争相举手,要求发言。两个小时的质询,有11个人抢到了发言机会。而镇领导也不是第一次接受质询,整个气氛还算轻松。当新联村代表阮伟荣说到“现在小偷猖獗,我们把他抓住了他还反过来打我们”时,整个会场爆发出一阵笑声,而阮伟荣对于给护村队投入经费的建议也淹没在了笑声中,他不得不又讲了一遍。

  这些代表以及旁听群众的提问,实际上涉及到乡镇工作的方方面面,很多并不是针对预算问题提出的。因此有专家也发问,这样会不会变成“诉苦会”?陈奕敏认为,民主恳谈起初就是一种沟通民情的工作方式,在预算审议中保留这部分功能并无大碍。

  提问中也有问到“点”上的,肖家桥村代表颜玮钧说,“我认为工业聚集区减少100万元预算不合理”,理由是新河工业基础比较弱。分管工业的副镇长谢法祥回答说,“这笔资金主要是安排在机械园区二期建设,市里承诺的招拍挂现在已经延期,审批、设施的费用有可能要跨年度安排,所以压缩了部分资金。”

  坐在后排的一位群众代表边听边看材料,一直眉头紧锁,问他对于今年的财政预算有什么意见,他说,“我对费用的分配没有意见,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执行。”

  预算只是预算,如何保障实施,这也是让陈奕敏苦苦思索的问题。早在2005年,陈奕敏就推出了在镇人大闭会期间成立“人大财经小组”的构想,由“财经小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这不是常设机构,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镇人大没有常设机构,这只是人大代表的活动方式。”陈奕敏说。不过他也承认,由于授权有限,“财经小组”能否起到作用,关键仍旧看镇长的配合程度。他已经在提请市人大立法,争取以法规授权的形式确立“财经小组”的地位。

  上午休会后,中午人大代表们仍在忙着修改“预算修正案”,或是分发自己写好的“修正案”给别人看。不过,就记者看到的3份修正案而言,有两份仍旧没有注意收支费用平衡的问题,另一份更像是建议书,没有针对预算中的某一项目提出具体的调整数字。

  下午开会后,出现了一个插曲,主持人忘记了还要对代表提交的预算修正案进行审议,直接宣布表决议案。台下的人一片茫然。经提醒,主持人才回过味来,并告知参会者,代表们一共提交了16份修正案。但有14份都只作为一般建议留作政府参考。有一份修正案提出调整的金额高达100万元,因数目过大,需调研后再做答复。按程序提交大会讨论的只有一份修正案,内容涉及工业聚集区建设费用的减少和社会救助费用的增加。然后,主持人宣布进行举手表决。

  “这是怎么回事?”陈奕敏纳闷。按照设计,今年应是对修正案进行投票表决,而不是举手表决。但很快,对修正案的表决结束了。虽有6人举手反对,但议案仍以压倒性优势通过。

  最后,大会主席宣布对整个预算调整草案进行表决,这次用的是投票表决。事后有专家说,对具体某个项目的表决最容易产生分歧,代表们也最容易发挥作用,因此,票决比较有效。至于对整体预算决议的表决,一般很容易通过,所以举手表决也可以。

  未来

  从民主恳谈到民主参与式预算,在外人看来,在一个小地方由陈奕敏这样一位宣传部的人来推动这样一个工作,是不可思议的。

  陈奕敏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不在这里工作了,民主恳谈还会继续吗?”

  而陈奕敏认为,关键的力量仍在民间。这里的群众已经习惯了“民主恳谈”,如果以后有领导不搞了,这里的群众不答应。这就是推动的力量。

  中央编译局的研究员认为,关键是要制度化,要有制度土壤产生更多的王奕敏、李奕敏才行。

  副镇长颜忠明说,民主式参与预算,对于当地的官员并无坏处甚至有好处。民主参与式预算实质是让财政预算对老百姓透明。不然,即使官员问心无愧,把钱都花在刀刃上了,百姓还可能对你指指点点。“让群众参与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陈奕敏也说,民主参与式预算的实践证明,百姓能够给政府出好点子,也很体谅政府。刚开始搞的时候,有人提出,“别的都可以公开,就是招待费用这块,公开了恐怕不好。”最后一位领导反问,“乡镇能有什么

国家机密?”他们才咬咬牙全公开了。结果,没人对招待费用提出质疑,一个当地群众说,“哪没有招待费用,我们都懂。”

  目前,温岭市已经决定将“民主参与式预算”在本市其他五六个镇试点。更让陈奕敏高兴的是,中央对温岭的民主恳谈嵌入财政预算审议也已作出了反应。人大内务司法委的官员来此考察后曾表示,这是促进

和谐社会的好方法。

  对于民主参与式预算的未来,李凡表示,“一切改革都是一个学习的、渐进的过程。”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